據省自然資源廳消息,《廣東省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已正式印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廣東將在江門台山鎮海灣、湛江雷州沿岸、湛江徐聞東北海域、惠州惠東考洲洋創建4個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新營造和修複紅樹林麵積預計將超4.4萬畝。
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方案》選取了我省4處紅樹林本底優質地區開展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建設,重點圍繞紅樹林+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紅樹林+生態養殖+碳彙交易、紅樹林修複+防災減災、紅樹林生態係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旅遊+濕地文化教育四個方麵,全麵推進海岸生態多樣性保護和防災減災工作。
為實現這一係列目標,《方案》重點部署了多項工作。接下來,我省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紅樹林生態調查監測評估預警體係,構建紅樹林生態係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監視監測、評估體係;加強現狀紅樹林保護修複,構建促進紅樹林區域物種和基因的生態廊道;科學規範開展紅樹林營造,堅持因地製宜、先易後難,充分尊重群眾意願逐步開展生態種養耦合係統經濟模式。我省還將推動建立紅樹林碳彙交易機製,聯動實施紅樹林營造修複與碳彙項目,完善藍碳碳彙項目開發交易標準體係。
在此基礎上,廣東將加快發展紅樹林生態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紅樹林種植+生態養殖經營模式,積極探索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此外,還將推進紅樹林走進都市構建濱海城市綠心,建設都市紅樹林濕地公園,為居民提供濱海休閑娛樂、科教文宣一體化空間。
廣東是我國紅樹林麵積最大的省份,也是紅樹林自然資源本底最優的省份之一。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指出,《方案》的出台,將極大促進廣東推進紅樹林及周邊生態養殖、碳彙交易、生態旅遊和科普教育等綠色產業發展,形成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紅樹林保護與合理利用模式,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造南粵大地新名片,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空間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