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技工”工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2022—2026年)》《“南粵家政”工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2022—2026年)》印發。這是繼2020年底《“粵菜師傅”工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2020—2024年)》發布實施後,以標準引領“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措施。
標準化是引領、推進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和手段。據悉,這兩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是全國首個培育發展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標準體係以及優質家政服務體係。兩個規劃與路線圖的出台也標誌著三項工程標準體係頂層設計構建完成,將為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麵、科學、完整的標準化工作指引和行動指南。
“廣東技工”工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重點圍繞廣東10個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與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相關專業、現代服務業緊缺專業以及粵繡、潮州木雕等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構建了品牌和文化、地方職業標準開發、技能培訓、管理、“名品名師名人”評價等五個標準子體係,明確了2022年到2026年“廣東技工”工程標準化重點工作目標和時間表,在實施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同時,計劃編製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共55項。
該路線圖還規劃了“廣東技工”工程標準體係明細表,梳理了現行的標準與部門文件,提出了標準研製建議。該路線圖還提出,未來將通過推動在相關領域製定團體標準,建立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共享平台進行資源認證,促進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對技術技能人才等資格的互認。
“南粵家政”工程標準體係規劃與路線圖,圍繞家政企業、家政從業人員、家政用戶三個維度,涵蓋家政服務、家政培訓、家政管理、家政信用等多個領域,並創新性提出了“南粵家政”工程用戶管理與“南粵家政”工程智能化標準子體係,計劃未來5年重點製定居家、母嬰、養老、醫療護理、幼兒照料、管家服務、服務評價、從業人員技能、用戶管理、家政智能化服務和平台建設等方麵的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57項,完善“南粵家政”工程標準體係建設,為推動“南粵家政”工程走向職業化、專業化、品牌化和國際化夯實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各廳局協同聯動,發揮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作用,加快研製基礎通用類標準,鼓勵粵港澳三地更多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製定‘灣區標準’,以標準引領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