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土地管理改革2020年度工作方案》(下稱《方案》),部署了實施珠三角核心區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推動建設用地審批提速增效、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製度等8項改革任務,深度聚焦土地管理領域重難點問題,積極為全國土地管理改革探索新路子。
《方案》提出,今年要全麵摸清珠三角村鎮工業集聚區土地利用底數並實現動態監測,2020年珠三角新增村鎮工業集聚區實施改造麵積不少於1.2萬畝,同時鼓勵工業用地連片收儲開發,出台開發儲備超3000畝連片工業用地激勵政策;強化規劃用地保障與獎補製度落實,實行土地增值稅補助政策,加大對“工改工”及公益性項目獎補力度。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麵,今年至少墾造水田7萬畝,全麵完成30萬畝墾造目標。多措並舉保障重大建設項目落實水田占補平衡,拓寬省內、省外水田指標來源,逐步將各地超計劃墾造水田納入全省計劃管理,向國家申請跨省域購買水田指標。
另外,還將加速推動拆舊複墾駛入快車道,實行拆舊複墾與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掛鉤激勵機製,落實鄉村傳統文化、曆史建築保護,力爭全年拆舊複墾新增驗收備案1萬畝,累計完成3萬畝。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複。
《方案》還提出,廣東大力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和分類保障,力爭全年新增“三舊”改造7.5萬畝,完成“三舊”改造6萬畝,其中完成1萬畝“工改工”改造。
在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麵,廣東全年將建成綠色礦山70個,完成礦山石場治理複綠600公頃以上。加快投放石料資源,編製《廣東省建築石料資源專項規劃(2020—2030年)》。
在海洋和林業方麵,廣東省海岸線使用占補製度實施意見盡快出台,實施海岸線使用占補和有償使用製度,加快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通過岸線整治修複實現占補平衡。推進林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施紅樹林保護修複專項行動計劃,2020年計劃造林更新335萬畝,綠化美化鄉村1380個,建設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6.6萬畝。
省自然資源廳還將全力做好國家下放用地審批權承接工作,嚴格審查把關,構建規範透明、精簡高效的用地審批機製,提升用地審批管理水平;繼續統籌推進用地用海用林“一體化”審批製度改革。製定征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依法推進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征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