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支持IPv6

移動版

無障礙版

微信

微信公眾號
首頁 > 智庫信息 > 廣東發展藍皮書

廣東發展藍皮書2023 | 第3期:清遠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7-20 15:36 來源:本網 【打印】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遠調研時作出重要指示:“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要選擇有一定基礎的市縣兩級設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2019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提出要確定試驗區名單和試驗任務。對此,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清遠在鄉村振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上創造出新時代的“清遠經驗”。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清遠市於2019年全麵啟動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製定了《清遠市創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國家級試驗區工作方案(試行)》,重點開展六大探索,並積極申報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自2019年12月廣清接合片區成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省市相繼出台了廣清接合片區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清遠片區明確10項改革試驗任務、145項重點項目,深入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整體改革創新,以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相互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關鍵,積極探索形成以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標準”和以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塑造跨區域城鄉融合發展合作典範,力爭為全國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廣清經驗”,為廣東乃至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提供示範。

  一、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激發縣鎮村三級發展活力

  一是聚焦改革任務,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暢通鄉村振興人才返鄉落戶通道;持續完善“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機製;深化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推進農村產權交易更加規範順暢;總結提升推廣鄉村振興的“連樟經驗”,因地製宜建設一批工業強鎮、農業強鎮、生態旅遊強鎮。

  二是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結合全市城鄉融合“十條”試驗任務和改革措施,引導有條件的鎮村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推動佛岡縣湯塘鎮先行先試,因地製宜推進土地要素整合,激活鄉村資源。

  三是分類引導縣域差異化發展。引導北部連陽地區從傳統的發展模式、發展理念中轉變過來,把握好“發展”與“保護”的平衡關係,走綠色、低碳的生態產業發展道路;深入推動南部地區積極融入廣州都市圈,合力建成廣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樣板區。

  二、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五大農業主導產業,打造大灣區農副產品供應地

  一是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農業。通過科技、資金、技術、市場、品牌等手段推動農產品在種養、生產、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逐步配套化、科學化。

  二是積極培育引入龍頭,切實發揮“鏈主”帶動作用。進一步與粵旺集團、豐農控股、溫氏等10多家龍頭企業圍繞產業集群、總部基地、土地托管、人才培訓、種源試種等方麵開展深度合作;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牽頭製定行業標準、團體標準、聯盟標準,申請相關產品質量認證;以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重點,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

  三是加快建設各級園區,強化發展引領作用。推動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園區集聚,推進農科教、產學研大聯合大協作,創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和創業平台。

  四是以品牌化戰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切實發揮“清遠市好風土”品牌效應,建設集農文旅展示、體驗、運營於一體的城市客廳綜合性平台;持續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打造與營銷,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雙輪驅動模式,集中力量推動“清”字號特色農產品擴量提質塑品牌。

  五是以產品創新不斷拓展大灣區市場。成立清遠市預製菜產業研究院,培育預製菜產業集聚區;構建完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體係;深入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逐步打造成供應大灣區的農副產品主要生產地。

  三、立足“三最”優勢,加快推動廣清一體化縱深發展,打造大灣區產業轉移首選地

  一是規劃廣東省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爭取申報成為廣東省重點建設主平台,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園區。深入實施工業產業“十百千”計劃,培育一批群主型、鏈主型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現代紡織、智能製造、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建材、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集群。

  二是積極融入廣州交通網絡。深入推進廣清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北江航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和跨市公交係統建設,推動構建清遠南部地區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重點推進廣清城際清遠至廣東省職教城段(北延線)和廣州白雲至廣州北段(南延線)建設;加快推動廣清城際實現公交化運營,爭取盡早實現清遠與廣州中心城區的直接連通,真正實現“一張票、一張網、一座城”。

  三是探索建設廣清公共服務一體化平台。著力推動教育、醫療、社保、養老服務等公共服務實現城鄉均等化;持續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共享;大力推動廣東省職教城(清遠)規劃建設與產教融合,打造一流的“中國職業教育高地”。

  四是以工業企業匹配度提升為指揮棒,持續推進全市工業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在進一步完善綜合評價體係的基礎上,健全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機製,按照“創新發展提升一批、兼並重組盤活一批、關閉破產清退一批”思路繼續深入推進工業企業匹配度提升工作。

  四、加快北江經濟帶建設,打造大灣區旅遊康養目的地

  一是進一步整合和盤活北江沿線旅遊資源。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基金籌建和落地,大力開展北江沿線旅遊優質資源的並購、整合工作,打造高品質的“北江遊”旅遊產品;統籌設計和打造北江旅遊精品路線;加大對國有優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力度,持續盤活存量資源。

  二是構建清遠北江文化旅遊品牌建設體係。深入挖掘北江沿線曆史名人文化、英石文化、茶文化以及民宗、民俗等非物質文化內涵,創新和豐富北江文化旅遊產品供給,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構建“城市形象宣傳+北江旅遊宣傳+企業宣傳”的品牌宣傳推廣矩陣。

  三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旅遊碼頭建設,推動形成北江旅遊載體和節點;引導遊船、碼頭經營主體依法有序停泊和經營,規範旅遊客運市場秩序;加大景區道路建設力度,提高旅遊交通通達度;合理布局和完善沿線旅遊服務中心、旅遊廁所、旅遊驛站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變“行”為“遊”。

  四是推動“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舉辦自行車賽、馬拉鬆、賽龍舟、古驛道定向大賽等體育賽事,打造北江特色休閑運動產品;對沿線農村農業進行景觀化改造,把傳統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改造升級為旅遊項目,形成集嚐農家菜、住農家民宿、摘農家果蔬等旅居、研學以及康養休閑等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新業態;優化夜間旅遊供給,拓展夜經濟市場空間。

  五、深入推進綠美清遠生態建設,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一是厚植綠色家底,全域推進綠化美化提質增效。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麵落實林長製,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為抓手,持續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質量,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33萬畝以上;加大國家儲備林建設力度。加快轉變全市國有林場發展方式,鞏固全市國有林場的改革成果,促進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生態功能更加顯著。

  二是守護綠色資源,當好生態衛士。科學有序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抓緊抓實森林防火,持續開展森林督查、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執法專項行動,保護森林資源動態平衡;加強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區域自然生態係統保護與修複,推進以南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

  三是“做活”綠文章,助力鄉村振興。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油茶、竹子、中草藥、經濟林果等特色林業產業,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創建一批獨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打造林業產業集群,促進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以創建南嶺國家公園為契機,結合當前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打造粵北生態保護先行地;依托森林生態景觀資源,建設一批設施齊備、產品豐富、管理有序、服務優良的森林康養基地。

  (摘自清遠市人民政府《推進城鄉融合提質增效 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清遠經驗”》,執筆人:周幼平、楊程景、葉曉。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