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稻穀托市價調整趨於保守
來源:易達研究院
時間:2016-03-11

  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穀賤傷農”,2016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麵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
這是一個微妙的時刻。
   2月3日下午,發改委網站上的一則通知打亂了人們等待過節的節奏。中央一號文件剛剛發布繼續實行小麥、稻穀最低保護價政策,新年度的稻穀最低收購價就悄然下發。2016年中晚秈稻和粳稻繼續保持每50公斤138元和155元的價格,而早稻最低收購價每斤下調了2分錢。
這是自托市價政策實行以來第一次下調最低收購價。一次下調打破了人們的習慣性思維,但對於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稻穀市場來講,隻能是杯水車薪,蚍蜉撼樹。稻穀托市價已經上調到了天花板,是早該掉一掉了。
   從2010年開始,由於最低收購價政策連年上調,國內大米價格水漲船高,逐漸和國際米價拉開距離,到2015年已經甩出國際米價好幾條街。被人為抬高的價格扭曲了稻米市場,眼光精明的生意人看到了國內外懸殊價差的商機,開始大舉進口甚至走私。
   稻穀最低收購價不斷上調的結果,雖然保護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可是農民並沒有因此發家致富。相反的,大米加工企業苦不堪言,生產成本連年增加,但終端消費市場並不買帳,隨之而來的,就是“稻強米弱”。大米加工企業的生產利潤被嚴重擠占,整個行業都深陷在這個寒冬裏。
由於稻穀產量連續幾年供大於求,托市政策持續,糧庫放開收購,糧庫倉容緊張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東南亞低價大米大肆流入的衝擊下,國內稻穀市場可謂腹背受敵。2011年開始,輪換出庫稻穀則意味著虧損,國有糧庫從每噸虧損幾十塊到幾百塊,終於還是扛不住了。
   在所有的稻穀品種中,早秈稻是虧損最多也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品種。除了上麵的一些原因,還有些更深的問題沒有擺出來。早秈稻曾經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也曾經讓我們的父輩們扛過了一段艱苦的時光。可是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種業的發展,更多品種優良,口感不錯的稻穀品種逐漸占據了人們的餐桌,早秈稻隻能退居到角落,成為米粉、雪餅等食品加工業用糧的主要品種,已經很少直接作為口糧食用。由於具有耐儲存的特性,早秈稻直到現在依然是主要的儲備用糧,開放的托市收購促使農民大量種植,而低廉的種植成本也是早秈稻仍然擁有廣闊種植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經惠及農村、農民、企業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改革勢在必行。
可是這次,政策邁出的這一步太小了。
   早秈稻年產3300萬噸左右,是一個算不上主糧的品種,占據稻穀總產不足16%。微微下調2分/斤,既無法左右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又無法向市場釋放一個明確的改革信號,又不能解救企業於水深火熱之中,那麼,調與不調,又有什麼區別呢?
   筆者妄言,早秈稻下調至每50斤130元,中晚秈稻132,粳稻150,都不一定能挽救稻穀市場,對著這2分錢,你我是不是都隻有一句“嗬嗬”。
   讓市場來決定價格,給予農民補貼,與國際價格接軌,鼓勵擴大結構調整,擺出政策應有的姿態,才能給國內稻穀市場帶來一線生機。
   看完發改委網站的這個新聞,筆者感慨萬千,稻穀市場之困,始作俑者正是這看的見的政策之手。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