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際糧食生產和消費無顯著變化,但受烏克蘭危機以及新冠疫情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劇烈波動,糧食進口量下降,國內和省內部分糧油品種價格上漲。國內和省內穩固的糧食保供基礎一定程度平抑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向國內傳導。後疫情時期,國際和國內糧食供需基本平穩,糧食消費呈恢複之勢,糧油價格走勢預計穩中趨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因素猶存。
一、市場回顧
(一)國際市場方麵,糧食價格呈現“先揚後抑”的走勢,價格波動劇烈,但生產和消費基本麵無顯著變化
1.糧食價格大幅波動,價格總體上漲。
受烏克蘭危機爆發、歐美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新冠疫情持續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大幅波動,總體上經曆了先上漲後回落的走勢,其中小麥、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均在年內創曆史最高水平。12月末,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玉米、大豆價格與年初相比分別上漲0.2%、12.1%、11.4%,而與年中高位相比,則分別下降33%、16.5%、12.7%。大米價格上漲回落再次上漲,至年末時達年內最高水平。12月末,泰國、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價格分別較年初上漲20.15%、15%、25%。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食品價格指數顯示,2022年全年,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43.7點,比上年上漲18點(14.3%)
2.國際糧食生產消費庫存穩定,國際糧食物流持續緩解
糧食生產消費庫存方麵,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顯示,2021/22全球穀物產量、消費量和庫存量分別為28.1億噸、28億噸和8.6億噸,與上年相比無顯著變化。國際糧食物流方麵,盡管烏克蘭危機初期黑海地區糧食運輸受阻,但是與新冠疫情全球性集中暴發的2021年相比,國際糧食物流問題已極大緩解。隨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預期增強,反映穀物等大宗物資運輸價格的波羅的海巴拿馬指數(BPI)持續下降,2022年末降至兩年以來的最低值(1052點),比疫情以來的最高值(4328點)下降75.7%,比2022年內最高值(3413點)下降69.2%。糧食運價已經不再是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和流通的首要因素。
(二)國內市場方麵,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原糧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總體上漲
1.糧食生產再獲豐收,保供基礎持續穩固。全國各地挖掘糧食播種麵積潛力,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糧食產量創曆史新高。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麵積17.75億畝,比上年增加1052萬畝;糧食總產量6.9億噸,比上年增長0.5%,連續8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
2.糧油進口價格普漲,進口量回落。一是糧油進口價格大幅上漲。2022年,糧食進口均價上漲27.3%。各糧食品種進口均價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小麥、玉米、大豆進口均價分別上漲26%、23.8%、25.1%。食用植物油進口均價上漲37.7%,其中棕櫚油進口均價上漲38.4%。二是進口量總體回落。全國進口糧食14387萬噸,同比下降10.7%。分品種進口情況:大米619萬噸,增24.8%;小麥996萬噸,增1.9%;玉米2062萬噸,降27.3%;大麥576萬噸,降53.8%;高粱1014萬噸,增7.7%;大豆9108萬噸,降5.6%。
3.國內原糧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總體上漲。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數據,2022年末,國內主產區普通早稻、小麥、玉米批發價分別比年初下降0.74%、上漲12.17%和上漲12.4%,而菜籽油、大豆油、棕櫚油和豆粕批發價則分別比年初上漲7.39%、下降0.08%、上漲29.16%和32.41%。主要特點:一是除稻穀價格保持穩定,其他糧油品種價格與國際走勢聯動性較強,波動較大。二是政策性糧食成交呈現稻穀低迷、小麥成交率高的特點。成交情況與糧食價格走勢基本趨同。
(三)省內市場方麵,糧食增產,糧食調入增加,口糧價格平穩,飼料糧和食用油價格上漲。
1.糧食增產。糧食產量實現“四連增”,為近10年來最高水平。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糧食產量為1291.5萬噸,增長0.9%,其中稻穀產量1108.6萬噸,增長0.4%;糧食播種麵積3345.5萬畝,增長0.8%。
2.糧食調入增加,儲備庫存穩定。受國際國內糧食價格上漲、飼料糧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2022年,我省糧食淨調入量(含外省來糧及進口)同比增長約3.5%,進口和外省調入糧食“一降一增”,進口減量由外省調入糧食補充。省、市、縣儲備糧庫存穩定,可滿足全省常住人口半年以上的口糧消費,大米、小麥粉等成品糧儲備滿足全省常住人口超過1個月的口糧消費。
3.口糧價格穩定,飼料糧和食用油價格上漲。一是口糧零售價格走勢溫和,食用油價格上漲。2022年末,我局監測的秈米、小麥粉、大豆油和調和油零售價格與年初相比分別上漲0.46%、2.88%、5.67%和6.79%。二是原糧價格總體上漲。玉米、小麥進廠價同比分別上漲11.56%、8.51%,稻穀收購價(省內)較去年上漲約3%。三是豆粕價格漲幅較大。2022年末,省內(珠三角出廠價)豆粕價格4730元/噸,漲至年內高位,比年初上漲36.31%。另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數據,2022年,我省糧食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6%,比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低0.6%,糧食市場保持基本穩定。
二、後市預測
(一)全球糧食產量、消費和庫存預計下降,運價下降和大豆增產利於糧食進口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月發布的全球穀物供需簡報顯示,預測2022/23年全球穀物產量為27.6億噸,同比下降2%,除小麥增產外,玉米和大米不同程度減產;全球穀物消費量為27.8億噸,同比下降0.7%;穀物期末庫存為8.4億噸,同比下降2.2%。據此,計算全球穀物庫存消費比為30.2%,高於國際公認的17%的安全線。從糧食貿易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2/23年度全球穀物貿易量為4.7億噸,同比下降1.9%。此外,美國農業部和國際穀物理事會等機構對全球大豆產量作出了大幅增產的預測。美國農業部1月預測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88億噸,同比增產達8.35%。
國際糧油生產和貿易形勢有利於我國進口糧源保供,一方麵國際運價下降以及運力緩解等因素有利於國際糧食流通;另一方麵我國大豆進口數量龐大,大豆增產有利於我國大豆糧源保供。需要注意的是烏克蘭危機的走向仍對全球糧食貿易和價格有不確定性影響。
(二)生產和經濟活動持續恢複,拉動糧油消費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受消費和旅遊業複蘇的拉動,1月份,反映工業健康狀況的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而上月為47%(該指數高於50%意味著生產處於增長階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我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4.4%上調為5.2%。後疫情時期,經濟和社會活動的複蘇有利拉動糧油消費。
口糧消費方麵,前期受新冠疫情影響,生產和消費活動受阻,人員流動減少,口糧消費需求受抑製。近期,隨著各地疫情陸續“達峰”或“過峰”,口糧消費有望擺脫前期的低迷走勢。飼料糧方麵,從2021年起全國生豬存欄量已恢複至“非洲豬瘟”前的水平,生豬產能增加拉動飼料需求的潛力有限。玉米和豆粕等飼料糧價格處於1年來的高位,而春節期間豬肉價格遭遇“旺季不旺”,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養殖企業虧損加大,也將一定程度影響飼料用糧需求。
(三)價格走勢
1.大米價格保持穩定,國際大米價格波動影響有限。2022年全國稻穀產量穩中略降,但稻穀產大於需的局麵仍將延續;與龐大的消費量相比,大米進口量處於較低水平,國際大米價格上漲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
2.小麥和玉米價格趨於平穩。一是2022年國內小麥(增產0.6%)和玉米(增產1.7%)產量均穩中有增,供應的基本麵穩定,價格缺乏持續上漲基礎。二是有關國際因素對國內小麥和玉米價格的影響減弱。受烏克蘭危機這一突發性事件的影響,國際小麥和玉米價格在經曆大幅上漲並創新高後持續回落。2022年末價格已經回落至烏克蘭危機爆發前水平,由此可見衝突因素的擾動已經大為減弱,加之新冠疫情影響趨弱和歐美主要經濟體加息抑通脹,國際小麥和玉米價格將呈現穩中趨降走勢。三是飼料需求轉弱降低價格上漲預期。2022年10月前生豬價格持續回升,2022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創7年來最高水平,飼料需求增加拉動對玉米的需求,同時刺激小麥飼用替代,國家政策性小麥保持高成交率,小麥與玉米價差縮小。由此可見,小麥和玉米價格上漲與生豬產能擴張關係緊密。預計後市隨著生豬養殖利潤下降,市場機製作用下養殖規模的收縮或趨於平穩將降低對小麥和玉米價格的上漲預期。
3.大豆價格有下行空間。由於國產大豆保供水平較低,大豆價格將延續與國際走勢關聯度較強的特點。一是國際大豆價格高位運行(比新冠疫情暴發前上漲61.9%),缺乏持續上漲的助推因素。有關國際組織維持對2022/23年全球大豆大幅增產的預測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加大豆價格回落的預期。二是受進口價格高企影響,全國及我省大豆進口量連續第3年回落,大豆壓榨後附屬產品(大豆油和豆粕)價格均處於高位。預計後市,豆粕需求增加的預期減弱將有利於進口大豆價格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