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2年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2022年省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測處處長林文、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新科、生態與土壤處副處長江萍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處長許金洲主持新聞發布會。以下是新聞發布會實錄。
許金洲:各位媒體朋友,首先歡迎大家參加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工作的支持和關心。
過去的一年,全省生態環境係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多措並舉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高標準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比較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我省深入推進綠美廣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下麵,我簡單地向大家通報一下2022年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的主要工作,有六個方麵。
一是全麵實施新一輪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積極應對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百日攻堅贏得最好成果,全省AQI達標率達到91.3%。國考斷麵達標攻堅堅持係統實施控源截汙工程,穩紮穩打、精細精準,實現劣Ⅴ類斷麵全麵清零。珠三角9市全部列入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農村生活汙水和農村黑臭水體整治、“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和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創建等民生實事任務圓滿完成。成功創建3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二是多措並舉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出台優化重點項目生態環境服務十項措施,深入實施優化生態環境執法方式的十二項措施,完善監督執法正麵清單實施差異化監管,持續“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三線一單”應用平台建成並麵向社會開放,為1萬多個項目提供選址等輔助預判。
三是統籌推進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全省總共設置9個溫室氣體監測站點,並在深圳、韶關、湛江開展森林和海洋碳彙監測技術研究。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2.14億噸、金額達到56.39億元,均居全國首位。廣州南沙新區和深圳福田區成功申辦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
四是有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6764件信訪案件已辦結6530件,我省督察整改正麵典型案例被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優化生態環境執法,依法對2984宗案件實行減免處罰。
五是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有效處置茂名石化公司泄露爆燃事故,實施112條河流環境應急“南陽實踐”。涉疫醫療廢物處理全部實現“日收日清”。
六是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建成覆蓋重點鄉鎮、全部縣區、重點區域的大氣常規監測網絡,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大氣光化學實驗室正式掛牌投入運營。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1人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獲得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這些工作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廣大媒體的支持幫助。一年來,你們積極為生態環保工作鼓與呼,弘揚生態文明主旋律,生動講述廣東生態環保故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和社會氛圍。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向媒體朋友致以誠摯感謝和崇高敬意!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將重點向大家通報兩項內容:一是2022年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二是2022年生態環境領域省民生實事任務完成情況。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嘉賓有: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林文女士、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新科先生,生態與土壤處副處長江萍女士,我是主持人、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處長許金洲。
今天的發布會共有三項議程:一是請林文處長通報2022年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二是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新科先生,生態與土壤處副處長江萍女士以及我本人,分別通報2022年省民生實事完成情況;三是回答大家提問。
下麵,首先請林文處長通報2022年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
林文:尊敬的新聞界的朋友們,新年好,非常高興在這裏通報我省2022年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
2022年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次交出了亮麗的答卷,實現了“雙創新”。一是全省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連續3年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25微克/立方米),珠三角率先在“三大經濟圈”進入“1字頭”(19微克/立方米)。二是全省地表水優良率再創新高,達92.6%,連續2年實現90%以上達優,縣級以上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繼續保持100%達標率。
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
2022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優良,6項汙染物年均評價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AQI達標率為91.3%;綜合指數為2.84,同比去年改善5.0%,其中有19個城市改善;21個地市PM10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0%,21個城市均改善;NO2平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6%,21個城市均改善;PM2.5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1%,有19個城市改善;SO2平均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有10個城市改善;CO平均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有6個城市改善;臭氧平均評價濃度為157微克/立方米,有2個城市改善。
區縣方麵空氣質量普遍改善,其中138個區縣PM10濃度改善、130個區縣NO2濃度改善、126個區縣PM2.5濃度改善、79個區縣SO2濃度改善、49個區縣CO濃度改善以及17個區縣臭氧濃度同比改善。
二、地表水環境質量
飲用水源:89個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和77個縣級行政單位及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鎮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
國考斷麵: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麵水質優良率為92.6%,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12個斷麵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優(廣州市流溪河李溪壩、汕頭市梅溪河升平、韶關市墨江出口、滃江官渡、梅州市梅江西陽電站、惠州市吉隆河吉隆商貿城前、汕尾市黃江河海豐西閘、湛江市南渡河橋斷麵、茂名市鑒江高垌橋斷麵、羅定江茂名出境斷麵、袂花江塘口、肇慶市綏江五馬崗斷麵);5個斷麵水質由Ⅳ類改善為Ⅲ類良(深圳市/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斷麵、惠州市淡澳河虎爪斷橋、汕尾市黃江河東溪水閘斷麵、東莞市東江沙田泗盛斷麵、茂名市寨頭河出海口斷麵);2個劣Ⅴ類國考斷麵全部消劣(潮州市楓江深坑斷麵、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斷麵,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斷麵是去年消劣,潮州市楓江深坑斷麵是今年消劣的),這些改善和消劣的成績都非常來之不易,從Ⅲ類改善到Ⅱ類,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和工作量才能實現的。
我的通報就這麼多!
許金洲:下麵,我們進入第二項議程,通報2022年生態環境領域省民生實事任務進展情況。這裏,我先向大家簡要說明一下。2022年由省生態環境廳承擔的省民生實事,主要涉及四項工作,一是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二是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三是開展“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專題活動,四是建成10個省級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這四項工作將由水處、生態與土壤處、宣教科技處來向大家通報。
下麵,請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新科先生通報2022年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民生實事辦理情況。
李新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麵由我通報2022年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民生實事的辦理情況。
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是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連續兩年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列入十件民生實事。在2021年超額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民生實事任務、“十四五”攻堅取得良好開局的基礎上,2022年治理攻堅繼續有力推進,各項具體工作任務進展良好,截至去年12月底,各市上報新增1266個納入範圍的示範村完成生活汙水治理,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51%,民生實事辦理任務全麵完成。主要工作有四個方麵:
一、抓機製,強化組織領導。2021年省政府建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領導協調機製,2022年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領導小組,並設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組。2021年以來,省領導20餘次專題研究部署,省政府3次召開全省性工作會議,甚至由省市縣鎮村五級共同參會,持續深化治理攻堅。各地各部門參照省的做法,建立健全工作機製,強化領導統籌,全省形成強有力的良好攻堅態勢和氛圍。
二、抓落實,細化分解任務。2021年省政府印發《深化我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攻堅行動的指導意見》,係統謀劃推進治理工作;同時連續兩年由省政府審定、印發實施民生實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方案,分解下達年度民生實事目標,落細落實攻堅重點任務。其中有兩項重點工作:一是強化攻堅謀劃,我廳牽頭指導各市製定市級攻堅行動方案,並組織7次評審會對21個市級方案進行技術審核,“一村一策”明確治理清單,目前各市攻堅方案均已印發實施,縣級規劃或實施方案基本完成製、修訂,治理工作規範、有序推進。二是著力督促建立完善運維管護機製,基本實現設施運維管護製度縣級全覆蓋。
三、抓監督,常態抽查監測。2021年,為紮實推進民生實事辦理,我廳探索建立了民生實事進展月度調度通報機製,每月公布治理進展;同時組織開展了覆蓋5.77萬個自然村的治理情況摸查調研,占全省15萬個自然村總數約40%,基本摸清底數。2022年,進一步開展常態化的月抽查、季通報工作,並將抽查、審計和媒體監督等渠道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各市,清單化信息化推進整改工作。持續加強環境監管,生態環境部門定期組織開展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的設施出水水質監測,2022年抽測達標率為91.1%。同時,連續兩年將這項民生實事辦理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河湖長製和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壓實治理責任。
四、抓推廣,深化交流指導。我廳聯合省農業農村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成立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家庫,篩選建立了若幹個技術團隊,加強治理的技術支撐。同時,充分發揮省級專家團隊作用,兩年來參與市縣範圍的培訓指導99次,其中2022年是61場次,在各地的政策製定、項目申報、融資指導、運營管護多方麵加強幫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多次召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相關裝備技術展覽及交流會。同時加強經驗交流,通過工作簡報、“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推文等形式發布,強化示範引領,提高民生實事辦理的質量和效果。
通報完畢。謝謝!
許金洲:下麵,請生態與土壤處副處長江萍女士通報2022年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民生實事辦理情況。
江萍: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對農村生態環境的關注和支持。
國家、省高度重視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把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大力推進,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較大麵積農村黑臭水體。2022年我省將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納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作為加快補齊農村突出短板、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整治30個麵積較大的農村黑臭水體。經過各地各部門一年來的密切配合,紮實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民生實事任務已圓滿完成。下麵,就我省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總體情況以及民生實事辦理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總體情況
2020年起,我省啟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將行政村範圍內顏色明顯異常或散發難聞異味的,以及村民反映強烈的水體列入農村黑臭水體。2021年,經各地排查確定我省農村黑臭水體納入國家監管清單117個,省級監管清單159個。2022年,經省政府同意,我廳聯合省農業農村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鄉村振興局印發《廣東省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22-2025年)》,其中明確了各地市“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任務,並要求建立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更新機製,發現一條、新增一條、整治一條,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工作部署,各地分梯次逐步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優先整治水域麵積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按照“一水體一方案”的原則編製整治方案,深入摸清汙染成因,因地製宜開展治理,以控源截汙為核心,將農村黑臭水體整治與農村生活汙水、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汙染統籌治理,綜合實施清淤疏浚,科學開展生態修複,並建立長效管護機製,推動農村黑臭水體“長製久清”。2021年全省完成了12個國家監管清單黑臭水體整治。目前針對排查出的農村黑臭水體,各地專門設立鎮級、村級河長湖長398名,落實河湖長責任,有效促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管護。2022年中山市成功申報國家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獲得2億元中央資金的支持。
二、2022年農村黑臭水體民生實事辦理情況
一是強化係統謀劃。省領導高度重視,2022年4月,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及黑臭水體整治推進工作會議,分管農業農村和生態環境的省委、省政府兩位省領導出席會議並講話,全麵部署推進相關工作。我廳將該項民生實事辦理作為鄉村振興生態環境領域重點工作來抓,廳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我廳聯合省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編製印發《廣東省2022年民生實事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各地整治水體清單及任務。
二是紮實推進整治。各市縣政府認真落實民生實事辦理,強化組織領導和謀劃統籌,成立專門治水機構,落實資金保障,多措並舉紮實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打造了一批具有區域特征、可複製、易推廣的整治模式和技術。如佛山、東莞、中山等市采取流域統籌推進的治水模式,以完善汙水管網收集和處理係統為核心,綜合實施生活汙水治理、工業企業汙水治理和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等工程,係統整治農村黑臭水體。清遠、惠州等市對農村生活汙水為主要汙染成因的黑臭水體因地製宜開展周邊村莊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實施控源截汙。梅州市對水塘型黑臭水體因地製宜采用種植沉水植物、生態浮床和植物牆等生態修複提升措施,改善水體環境。此外,各市積極發揮河湖長巡河履職監督作用,部分地區聘請第三方保潔或是成立專門河道保潔隊伍,不斷完善長效管護製度,保障農村黑臭水體“長治久清”。
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和幫扶。省裏建立省級常態化調度及技術指導幫扶機製,組織省級技術團隊每月赴各地市開展現場技術幫扶,指導各地根據黑臭水體特征針對性選用治理方式,並且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了14個地市,為各地民生實事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的質量和進度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持。舉辦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培訓會,介紹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技術、典型案例及經驗。印發《廣東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評估方案(試行)》,明確了效果評估工作程序、技術要求等內容,並組織各地開展整治成效評估。
目前,各地基本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縣級自評、市級評估,我廳正聯合省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省級審核和現場抽查,根據目前部分審核和抽查情況來看,確保能完成30個以上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民生實事任務。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逐步消除較大麵積農村黑臭水體,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我的介紹完畢。謝謝!
許金洲:謝謝江處。
下麵,由我向大家通報2022年“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專題宣講活動和創建省級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兩項民生實事辦理情況。
過去一年主要是圍繞重點行業、重點工業園區、重點企業開展宣講及“一對一”技術服務。全年共舉辦12期“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係列宣講活動,參加活動企業達到12000多家,16300多人次,派發線上線下資料10000多份,圓滿完成省政府布置的任務。活動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突出政策法規宣貫。組織專家向企業宣講最新的環保政策法規、標準規範、相關環境管理要求、環境管理及風險管控技術管理經驗等等,讓企業切實提高民生領域企業汙染治理水平及環境管理規範化程度,增強企業的生態環境主體意識。
二是緊貼民生需求。每一期宣講活動前,組織專家開展深入的調研,根據企業的需求組織宣講。組織相關行業、科研院所及環保骨幹企業資深專家開展重點企業技術診斷,主動上門把脈解難,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供高效可行的技術支撐和專業化服務。同時每半年針對宣講主題征集相關行業的需求,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VOCs臭味汙染、魚塘養殖業尾水處理等突出問題入手,篩選的家具、製鞋、機動車維修、水產養殖等行業進行重點宣講,針對性比較強。
三是方式方法靈活。去年受疫情影響,各行業組織宣講培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活動積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宣講,同時提供廣東環保產業視頻號等線上渠道供企業同步進行參與,既滿足相關防疫要求,也達到為企業宣貫的目的。
四是注重示範引領。去年一大特色就是在行業示範引領方麵做了一些宣傳推廣,在主旨宣講時除了邀請環境管理部門以及科研院所等專家,還邀請優秀企業代表介紹環境管理的經驗、現身說法,有助於幫助其他企業借鑒相關的管理經驗,查漏補缺,更好地服務好民生領域企業的環境管理需求。
第二項通報的是關於環境教育基地創建的情況。
2022年,省政府要求建成10個省級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我廳於2022年3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積極推介、創建。截至2022年6月,全省共收到來自15個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局推薦的37個單位創建的需求。
根據各地的需求,我廳組織專家和管理人員根據評選的要求通過實地考察、專家論證,其間還組織專題調研座談會,邀請參加創建的企業進行“路演”,來推介自己,展示各基地特色和經驗。經專家評審、綜合評議,報請廳務會研究審議並公示後,於2022年12月20日發文公布首批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名單,共16家,分別是華南國家植物園、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態環保有限公司、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順峰山公園、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廣東韶關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實循環經濟環境教育基地、中山市旗溪生態村、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廣東肇慶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遠北江生態文明展示館。
在創建過程中,我廳堅持兩手發力、雙輪驅動,一方麵鞏固、充實、提升、用好現有220個環境教育基地,另一方麵高標準、高水平建設新的示範基地,把工作突出、成績顯著單位建設成為示範單位。具體包括:一是指導全省現有環境教育基地對照生態環境部的要求和省環境教育基地建設標準,積極做好示範單位創建工作。二是指導全省現有省級環境教育基地,加強軟硬件建設,充分發揮環境教育基地功能。三是指導部分地市新建一批體驗式、互動式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場館。這項工作在2023年也會持續地開展和創建。
我的通報就到這裏。
下麵進行第三項議程,回應各位媒體朋友的關切,請各位記者開始提問。
南方日報記者:去年,水質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想問一下主要是哪幾個斷麵取得很大的進步,通過哪些措施?現在數據是比較好的數據,未來還有上升的空間嗎?或是保持的空間嗎?對今年工作有什麼考慮?
李新科:感謝您的提問。
按照國家的初審數據,2022年我省國考斷麵水質優良比例為92.6%、劣Ⅴ類比例為0,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和“十四五”目標任務,在近年和國家實施考核以來最佳,全省水環境質量連續兩年達到“優”,其中國考斷麵水質優良比例從2018年73.2%大幅躍升到92.6%。149個國考斷麵中,有22個水質同比提升1個類別,其中潮州市楓江深坑、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2個斷麵消除劣Ⅴ類,深坑定類指標氨氮2022年(1.78mg/L)比2021年(2.15mg/L)下降17.2%,青洋山橋定類指標氨氮2022年(1.9mg/L)比2021年(2.88mg/L)下降34.0%;同2020年比分別下降42%和61%。其中水質斷麵改善比較大的,有6個斷麵達到優良,分別是:深圳市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淡澳河虎爪斷橋、東莞市東莞運河樟村、湛江市鑒江黃竹尾水閘、茂名市寨頭河出海口,這6個斷麵,其中惠州市紫溪、東莞市樟村、湛江市黃竹尾水閘2021年已經提前達到優良。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主要得益於近年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的齊心協力、持續攻堅。特別是各級黨政主要領導高位推動,帶頭啃最硬的骨頭,真花時間、真下功夫研究落實,並且持續係統地實施控源截汙行動,穩紮穩打、精細精準,才有了這樣好的效果。
2022年,我廳以國考斷麵達標攻堅為核心,圍繞重點區域、關鍵問題,早謀劃早部署,持續深入帶動推進打好碧水保衛戰。有三個方麵的主要舉措:一是加強統籌謀劃。製定實施《廣東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廣東省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明確“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布局和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印發實施2022年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方案,也是經省政府審定和印發的,組織製定25個重點攻堅國考斷麵“一斷麵一方案”,係統開展工業源、生活源、農業源係統治理。二是加強研判分析,加強水質的監測調度,動態跟蹤水質變化和重點治汙工程建設進展,每日發布水質情況,每月會商研判水質達標形勢。主動加強與相關地市、省有關部門和省屬國企溝通對接,推動解決水汙染的重點難點問題。三是加強督導服務。2022年,我廳組織技術團隊對30個重點國考斷麵開展現場技術幫扶。特別是7月份以來,針對部分斷麵水質不穩定的情況,廳黨組決定成立以廳領導任組長的七個督導組,全力推動13個達標風險斷麵攻堅。
您剛才提到未來的提升空間,我們認為,我省水環境穩定達標基礎仍不牢固,部分斷麵仍存在溶解氧、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指標月均值超標;部分流域治汙能力和管控水平仍有待加強,汙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偏大,旱季“藏汙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現象較多存在。國考斷麵優良比例達90%以上,已經是“優”,接下來我們重點就是確保達“優”的穩定性,不片麵追求過高的優良比例,而是追求常態下的水質穩定達標,努力實現內涵式、可持續、高水平達標。未來一個時期水汙染防治工作,我省通過製定實施碧水保衛戰五年行動計劃和“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已經做了謀篇布局。2023年,我們將在連續兩年達“優”基礎上,堅持穩中求進、穩紮穩打,突出強化控源截汙,圍繞“重點流域、重點時段、重點指標、重點工程”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持續開展科學、精準、依法治汙,著力推動我省國考斷麵高水平穩定達標、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
一是推動重點國考斷麵攻堅。持續鞏固潮州市楓江深坑、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2個斷麵消劣成效,針對深圳市深圳河口、江門市潭江牛灣、揭陽市榕江地都等未達標斷麵及湛江市九洲江營仔、東莞市東江沙田泗盛、佛山市高明河滄江水閘等不穩定達標斷麵,進一步加強“一市一策一專班”現場核查、分析研判和督導服務,指導推動各地精準精細治汙。
二是抓好重點時段水汙染防治。隨著水汙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重汙染水體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而初雨麵源汙染、雨季汙染負荷偏高等問題愈加凸顯,因此,亟需強化初雨期(3-4月)、汛期(5-8月)和台風雨時段,這三個重要時間段的水汙染防治工作。對於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深圳市觀瀾河企坪斷麵等汛期汙染強度排名前30的斷麵,要提前采取汛期削峰措施,建立預防、研判、處置常態化監管機製,有效應對旱季“藏汙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突出問題。
三是抓好重點汙染指標管控。對氨氮、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等超標率較高的楓江、練江(揭陽段)、漠陽江、九洲江等流域,要積極推進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農業麵源治理管控等措施,推動水質改善。對主要受溶解氧指標影響的珠三角地區及入海口等水體,在著力加強汙染物削減基礎上,進一步組織深入調研、科學分析,摸清影響機理並探索有效治理路徑。
四是抓重點治水工程建設。堅持控源截汙為主線,建立攻堅斷麵的重點工程、重點措施清單,定期調度、動態管理,推動工程盡快落地見效,減少入河汙染負荷。
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剛才主持人通報了過去兩年全省生活汙水治理取得明顯的成效,請問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麵下一步有什麼工作部署?
李新科:感謝您的提問。
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我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治理率從2018年不到20%提升到2022年50%以上。今年是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攻堅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全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係列決策部署及十件民生實事相關工作安排,深入治理攻堅,確保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設施正常運行率穩步提升,為2025年行政村治理率達50%以上、自然村治理和有效管控比例達80%以上打好基礎,助力我省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的廣東樣板。主要抓好五方麵工作:
一是在目標任務上,堅持統籌謀劃,推動自然村、行政村治理率“雙提升”。一方麵,差異化分解下達各市治理任務,落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推動實現全省2025年行政村治理率達50%以上、自然村完成治理和有效管控比例達80%的目標,確保珠三角地區基本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力爭全省治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另一方麵,編製實施“百縣千鎮萬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高質量發展方案,係統謀劃2023—2025年攻堅具體支持保障舉措,在汕頭、河源、中山、茂名4個試點市的基礎上,每個地市推選若幹示範縣及示範鎮、村,深入開展試點示範,推動全省自然村、行政村治理率“雙提升”。
二是在治理路徑上,堅持“一村一策”,實行汙水納入城鎮汙水廠和資源化、生態化處理“雙優先”。進一步指導各地落實好“一村一策”,合理選擇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對城鎮周邊的村莊,優先將生活汙水納入城鎮生活汙水處理體係;對人口分散的村莊,優先推廣汙水資源化利用和厭氧式、無動力、小區域的生態處理技術。近期將印發實施農村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指南和治理完成的認定標準,為各地實施差異化治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三是在治汙效果上,堅持“建管並重”,確保設施正常運行率和出水水質雙達標。持續發力推動各地“建管並重”,特別在2022年基本實現運維製度縣級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重點是抓好運維製度的落實,狠抓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出水達標。特別是從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特殊性與運維有效性、可持續性出發,指導各地對已建設施定期開展運維成效評估,對於運維成本高、效果差的,實事求是進行模式調整,優化運維機製,確保設施正常運行率達80%以上、出水水質達標。
四是在工作推進上,堅持多元參與,實行監督和保障“雙促進”。一方麵加強監督,持續開展省級常態化抽查工作,督促市縣“舉一反三”開展自查,引導村民自發參與監督工作。另一方麵是強化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特別是充分發揮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優勢,繼續將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列入大事要事清單、將治理設施運維管護經費納入重點支持範圍、將粵東西北及肇慶等13個市駐鎮幫鎮扶村資金按一定比例用於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確保治理相關工作落實。
五是在交流互鑒上,堅持引導推廣,強化先進技術及優秀案例經驗交流。結合階段性重點工作安排,及時組織治理經驗交流和政策技術研討,統一認識,糾正偏差,加強交流。近期省裏將舉辦一場治理攻堅工作的經驗交流會。同時將充分利用“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攻堅專欄等媒體,宣傳推廣各地攻堅部署和經驗做法。篩選建立適合不同類型村莊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評選推廣一批治理優秀案例。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台記者:請介紹一下目前我省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的總體情況以及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江萍:謝謝您的提問。
我省一直很重視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工作。2019年、2022年都分別編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全麵推進治理,取得一些階段性的成效。我介紹一下“十四五”以來的工作成效。
“十四五”以來,我省新增完成2468個村莊環境整治,完成49條國家監管清單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51%(以自然村計),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係基本建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完成劃定,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均達40 %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農膜回收率達91%以上,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不斷提高,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是農業農村汙染治理任務仍然艱巨,主要是工作基礎薄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業麵源汙染防治方麵還存在突出短板。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中共廣東省委關於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等重要文件精神,會同省農業農村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鄉村振興局相關部門紮實推進廣東省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主要是三個方麵。
一、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環境質量。有四個方麵重點的工作:一是因地製宜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強化改廁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銜接,城鎮周邊的農村生活汙水優先納入城鎮生活汙水處理體係,在人口分散的推廣資源化、生態化治理模式,對已建設施要保障正常運行,如果有損壞要改造升級,建立健全運維管護機製,保證生活汙水處理率不斷提升。二是係統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抓住控源截汙為核心,綜合實施清淤疏浚和生態修複,建立長效管護機製,推動水體“長治久清”。三是加快推進農村水源保護區勘界立標,以“千噸萬人”水源地為重點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四是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利用,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係,加強農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二、強化農業麵源汙染防治,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大力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強化秸稈和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回收與利用。積極推進畜禽、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和生態健康養殖,推動建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珠三角率先開展百萬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和尾水治理。加快製修訂畜禽和水產養殖地方排放標準。積極推進河源東源和茂名高州國家農業麵源治理和監督指導試點工作。
三、健全環境監測網絡,提升農村環境質量監管水平。繼續完善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基本實現全省涉農區縣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全覆蓋。對日處理量20噸及以上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對已完成整治的省級以上監管清單的農村黑臭水體建立常規監測機製,加強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逐步建立農業麵源汙染監測網絡,切實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謝謝。
信息時報記者:環境監測在生態環保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隨著科技發展,環境監測逐步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請問廣東省當前在係統提升環境監測現代化能力方麵做了哪些舉措?未來有哪些重點工作方向?謝謝。
林文:非常感謝信息時報的問題,因為您的問題非常切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高質量發展的命題。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領域的監測水平高,那麼這個國家或者領域的科技水平才可能高,其管理水平也才可能更精準。有精準的監測做支撐,做什麼事情都會更加到位,更加精密,更加科學和係統。因此,作為監測處長,我始終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不敢怠慢!近年來,主要是做四個方麵的工作。
一、聚焦溯源預警,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治理汙染時最需要的是監測數據,需要精準布點布網開展相應的監測。一是在全國率先開展氨氣實時監測,21個地級市全覆蓋。大家知道,PM2.5是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監測,比國家要求提前了10年,因此廣東的治理水平也是在全國三大經濟圈最率先實現“1”字頭,因為廣東監測的精準、監測的超前,推動了我們治理的精準和治理的先進。所以整個珠三角AQI在全國三大經濟圈率先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這也給全國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和信心。今天,我們率先開展氨氣的監測,開展交通專題網建設,新增94個鄉鎮站點聯網,全省聯網空氣站點達460個,這460個站點不多,但是都是精準布點的,每一個選點都是經過科學的測算設置的,因此,為深入推進大氣汙染追因溯源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另外,我們在深圳、湛江、韶關等市試點開展典型城市溫室氣體監測、典型海岸帶、森林生態係統碳彙監測。為了支撐碳中和、碳達峰,在全省布了300多個點位去做古樹的C14的監測,我們監測最老的樹有600多年,這可以倒推600多年前當地的碳排放的情況,我們可以推測工業發展對環境質量的影響。我們做這些監測工作都是為了支撐我們去研究、溯源,科學地研判生態環境變化的趨勢以及要控製的重點。二是在15個產業園區下遊新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在3個跨省交界斷麵新增重金屬自動監測設備,提升水質預警水平。珠海東澳島建成海洋大氣汙染物沉降監測站,成為全國首批投入試運行的海洋大氣站。三是建成土壤重金屬同位素溯源重點實驗室,布設涵蓋森林、農田、城鄉、濕地、水體、海洋等6大類生態係統的樣地444個,啟動生物多樣性監測。
二、著力智慧監測,為全國做出示範。一是在全國首創研發了麵向省市縣三級及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一體化實驗室管理係統(LIMS),這個LIMS係統的推廣已經在21個市級站全麵推廣使用,可以實現從采樣、分析、質控、審核、簽報等全過程標準化、無紙化與智能化留痕管理,誰采的樣,誰送的樣,誰分析的,送審核的報告,哪一台儀器分析的,全部在係統裏留痕。二是推進綜合管理平台項目建設,集成整合各類監測業務,包括手工監數據(剛才講的LIMS係統)、自動監測數據、遙感監測數據等,逐步實現省市縣三級數據都會同在平台裏進行管理,實現全省監測數據統一協同與指揮調度。三是有序開展生態環境部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兩個項目在生態環境部裏作為試點,分別是“環境質量形勢分析”與“機動車路網排放分析”。這是通過網絡智慧係統來分析,為國家提供示範的樣板。
三、狠抓質量管理,確保數據真準全快。一是印發廣東省空氣和地表水質量自動站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開展監督檢查,嚴防人為幹擾環境監測事件發生,建立健全嚴防弄虛作假的工作機製。二是組織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督檢查,持續打擊監測數據失實和弄虛作假行為,去年結案50件,刑拘5人。在微信公眾號發布7篇報道,曝光監測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三是聯合省總工會、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人社廳等六部門舉辦全省監測比武活動,以比促練,以練促幹,切實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隊伍能力和水平。
四、2022年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了確保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安全,不僅做好飲用水源地日常的環境質量監測,監測人員還要深入醫院、隔離場所等涉疫敏感點開展汙水監測。到隔離場所,我們的監測人員要撬開化糞池,有一定的風險,監測人員非常有擔當地開展疫情防控監測工作,確保了全省的生態環境質量安全。
第二個問題,接下來要怎麼做。
“十四五”監測規劃,去年初已經發布了,重點是繼續做好四項工作,實現全省“一張網”更加智能、“一套數”更加精準、“一體化”更加融合、“一盤棋”更加暢順。前年開始機構改革,把省和市的監測做了劃分,市一級的監測站上升到省監測中心站,縣(區)監測站由市環保局管理,省市一級主要負責環境質量的監測考核和評估,防止地方行政幹預。縣(區)監測站支撐市環保局做好汙染源的監督、執法監測等工作,所以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適應新的變化。
2023年重點工作有幾個方麵:
一是加快完善監測網絡建設。雖然組建了很多網絡,但還不夠,我們要精準治汙,還要更多去布點,尤其是開展工業園區VOCs自動監測站建設,現在臭氧已經接近160的標準,去年是157。到160就開始要超標了,隻有很小的空間,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治理,更需要去監測、去分析造成臭氧的原因。要推進跨市交接斷麵、重點河流斷麵支流通量監測。現在隻是做了一個濃度的監測,我們要結合水利部門的流量數據進行通量測算,掌握各轄區汙染物排放和變化量,有了通量才能更精準核算上遊排放情況,才能更精準的治汙。加強飲用水源、工業園區預警監測。完善功能區聲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以前大家比較忽略噪聲對人的幸福感的影響,現在國家出台《噪聲法》,高頻噪聲對人的精神紊亂會造成非常強烈的幹擾,通過建立環境噪聲的監測網絡,將環境質量的數據和人體健康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模擬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將和疾控中心和醫院建立聯合科研攻關。此外,優化省級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推進地下水監測井規範化建設。這兩項業務是比較新的業務,原來的重點主要放在水和氣上,現在重心除了水和氣,還要增加土壤,還要增加地下水,還要增加生態多樣性的監測和監控,開展生態樣地監測、遙感解譯與野外核查,做好生態質量整個監測工作。二是加快智慧監測體係建設。借助5G、人工智能等手段,開發各類智慧監測應用,我們知道到醫院去做體檢的時候,一滴血就可以驗出你的身體狀況,我們也希望,通過快速的檢測方法,一滴水就可以分析出汙染因素在哪裏,所以接下來要推進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研發。另外,建立全省LIMS係統,除了係統內的,還要社會檢測機構自願加入,逐步建立全省監測人才庫、儀器設備庫、分析方法庫和評價標準庫等。一旦哪裏發生應急事故,就能就近調動當地的監測設備和檢測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有效的監測,所以這是接下來要重點推進的。三是進一步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常態化開展國控省控環境空氣和地表水自動監測運維監督檢查。深化與市場監管部門合作機製,加大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查處力度,強化信用管理。四是加強新技術新方法探索和應用。完成溫室氣體監測試點工作,為“雙碳”工作提供監測支撐。加強新汙染物監測能力建設,強化新汙染物監測及風險評估。
好的,我的彙報完畢。謝謝。
許金洲:感謝各位記者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兔年“兔”飛猛進,皆得所願。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