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902號代表建議答複的函
(A類)
粵教案函〔2021〕244號
吳玉菁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提升學校教育能力的建議》收悉。現將有關辦理意見答複如下: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為目標,積極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先後部署實施“創強”“推現”“改薄”“強師”等一係列重大工程,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不斷改善,為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支撐。尤其是為落實2020年教育改革發展六項重點交賬任務,我廳通過健全部門聯動工作機製、壓實市縣責任、開展專項督查、實地調研核查、製發專題工作通報等係列舉措,最終確保在年底前如期完成了學前教育“5080”攻堅工程、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化解大班額、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及信息化基礎設施達標率等六項重點交賬任務;為推進我省基礎教育順利踏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提升學校教育能力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出台一係列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措施。2000年,省委、省政府印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麵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意見》(粵發〔2000〕14號),明確規定了我省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策略。2010年,我省出台的《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到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2010年10月,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若幹意見》(粵教基〔2010〕15號),對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管理,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2013年,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教育廳《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意見的通知》,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為著力點,提出了“著力加強內涵建設,促進我省素質教育上新水平”的新要求。2015年3 月,《yabo 11选5 轉發省教育廳關於全麵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5〕21號)。2020年3月,我省出台《中共廣東省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基礎教育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著力構建廣東特色基礎教育新生態,推動德智體美勞全麵培養的教育體係更加完善,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特殊教育公平融合發展,全麵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水平,使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近年來,我省努力深化學校辦學機製改革,加快現代學校製度建設,全麵推進依法治校,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增強學校發展動力,提升辦學支撐保障能力。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五育並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強化學習方式變革,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與學關係,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全麵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三是持續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我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不斷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製。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每學期上第一堂思政課製度。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等主題教育活動,在學生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養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促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四是做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近年來我省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持續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目前,我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已覆蓋全省所有地級市和縣區。為及時掌握各地教育教學質量和影響因素狀況,加強監測結果應用,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五是深入開展義務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符合學生認知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且充滿時代精神和廣東特色的義務教育課程體係。加強學科間的相互融合,發揮綜合育人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加強體育和美育工作。實施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攻堅行動,大力推動校園足球工作,帶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鍛煉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深入推進體育藝術“2+1”(兩項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愛好)項目。通過學校的課內外藝術教育活動,構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和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藝術教育發展推進機製。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製度,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質量評價體係,引導學校全麵實施素質教育。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您提出“就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品行素養、興趣愛好、身心健康、學業成績這五個方麵來考量一所學校”,“一個地區,至少一個地級市,統一各校使用的教材,分地區建立學生入學檔案,製定評價體係,做好跟蹤測評,開展工作研討,加強相互交流,部分重普公私,建立獎懲機製等”,國家和省均對此有明確的規定,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中共廣東省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基礎教育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初步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以“新學校、新課程、新課堂、新學生、新教師、新家長、新治理、新評價”為內涵的基礎教育發展新生態,全麵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和水平,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下一步,我廳將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工作部署,並結合您提出的合理建議,全麵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繼續以“創強爭先建高地”為目標和抓手,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全麵提升學校育人質量和水平。
一是深化課程改革。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推進課程結構優化、內容擴充、形態重構、過程監測,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學科課程層級化、地方課程主題化、校本課程特色化。製定完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南,建立審議評估和質量監測製度,加強校本課程監管,加強學校社團活動、教材使用等方麵的意識形態安全管理。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開展麵向跨學科的綜合課程探索,確保勞動教育占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少於一半課時。推進“互聯網+”課程計劃,加快特色課程實踐基地建設,加強課程創新共同體培育,打造一批主題拓展課程群、創新教育課程群。
二是推動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創新。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強化學習方式變革,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係,實現“課堂創新”,提高育人質量。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科學合理組織和實施幼兒一日活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中小學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和啟發、討論、體驗式教學,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推行普通高中選課走班製等新型教學組織方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立“互聯網+”教學新範式與模式及教學評價體係,建設基於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實驗區,推廣“愛種子”教學改革試點經驗。
三是構建科學育人體係。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才培養體係,著力培養“愛閱讀、愛運動、愛藝術、愛實踐、愛創造、愛勞動”的新時代學生。完善立德樹人體製機製,構建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係,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製機製。提升智育水平,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切實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出台廣東省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行動方案和廣東省學校體育美育評價改革方案,實施體育美育師資配備和場地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運動習慣;到2022年,實現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課率達100%,各地各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大於50%。加強美育熏陶,逐步開齊開足美育課程,配齊配好美育教師,著力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時間等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學會1-2項藝術技能,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重視勞動教育,開展好校園勞動、社會勞動實踐。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推行生涯教育,健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的長效機製。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進對外交流合作。
四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我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任務分工方案,分解細化工作任務,壓實改革責任。遵循教育規律,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開展教育評價改革試點,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持續深化,實施以科學履職為導向的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學校評價,以教書育人為導向的教師的評價,以全麵發展為導向的學生評價,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用人評價,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固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
非常感謝您對我省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2021年6月8日
(聯係人及電話:王瑩,020-37628162)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