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維碼 無障礙無障礙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公開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912號代表建議答複的函

時間:2021-06-07 16:03:35 資料來源:本網
【打印】
分享到:

(A類)

粵教案函〔2021〕236號

張永安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擴大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規模解決特殊教育師資不足的建議》(第1912號)收悉。經綜合省殘聯的意見,現將有關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近年來,我省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和《廣東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廣東省促進特殊教育公平融合發展行動方案》要求,把特殊教育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工作來抓,不斷促進特殊教育公平融合發展,較好地保障了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讓每個孩子都能享用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通過擴大高校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師範生職後培養等專項舉措,保持了特殊教育師資連年增長態勢,加快解決特殊教育師資不足問題。目前,全省特殊教育專任教師已達5841名,比2017學年初的4451人增加1390人,增長31.23%,有力支撐全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據2020學年初統計,全省有特殊教育學校143所,比2017學年初的133所增加10所,增長7.52%;省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8%;基礎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生63802名,比2017學年初的44084人增加19718人,增長44.73%。此外,我省有中職學校在校殘疾學生2204人,高等教育階段在校殘疾學生1059人。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高校特殊教育專業建設,優化特殊教育師範生人才培養結構。

  一是支持我省高等師範院校發展特殊教育專業,增加特殊教育專業數量。開展廣東“新師範”建設,堅持師範教育以師範院校為主體,師範院校以培養師資為主體的原則,引導師範院校合理定位。對準特殊教育師範人才的新需求,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增設特殊教育專業,構建層次鮮明、梯隊合理的特殊教育師範人才培養新格局。目前,全省共有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廣州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嶺南師範學院等5所高校開設特殊教育專業,累計招生1651人(近五年招生人數分別為194人、287人、201人、191人、253人,如建議中所說,2017-2019年該專業招生人數確實略有下降,主要是受考生報考意願波動等因素影響,但2020年已有較大回升),目前在校生927人,累計培養畢業生181人。

  二是開展公費定向師範生培養,以專項計劃為抓手擴大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從2018年起,我省開展公費定向培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工作,麵向全省範圍招生,學生畢業後到定向計劃來源地鄉鎮及鄉鎮以下農村公辦學校任教,特殊教育專業到定向計劃來源地縣域內相關學校任教,加快解決和改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問題。目前,已招錄本科層次特殊教育專業公費定向師範生210人在校培養。

  (二)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提高特殊教育專業課程建設標準和教學質量。

  一是以《國標》為基本標準加快課程體係改革,不斷細化專業課程標準,落實課程相關建設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特殊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紮實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識與較強的教學實踐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機構及相關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理論研究和管理等方麵工作的複合型人才”的要求,明確“特殊兒童的生理與病理”、“行為矯正技術”,以及盲、聾、弱智等兒童教育等係列專業方向課程,要求高校嚴格按照課程要求更新課程體係。

  二是以專業認證為引領構建上水平、追卓越專業課程評價體係,加強課程建設質量評估和保障。引導和支持高校特殊教育專業參加教育部師範類專業認證,對照《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要求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在教學實踐能力方麵掌握特殊教育理論的基本知識,能夠遵循特殊教育規律,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與普遍規律性,運用特殊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特殊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了解與所教學科或所服務類型相關的特殊教育康複訓練和行為幹預等基本知識與方法,並能在教育實踐中正確加以運用;了解特殊教育的跨學科性質和相關服務領域,以及擬任教學科與其他學科和社會生活的聯係,並能初步加以整合。同時,能夠初步運用合適的工具與方法,評估學生身心發展水平與特殊教育需要,能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和興趣特點,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聯係,預判學生學習的疑難處。另外,能夠依據學科特點、特殊學生認知特征和個體差異,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樹立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理念,理解教育評價原理,掌握特殊學生學習評價方法與技術,將評價作為激勵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實施過程評價,初步運用增值評價,合理選取和運用評價工具,評價學習活動和學習成果等。

  (三)設立教學改革專項,推動特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質量提升。

  我省設立多個專項支持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有關工作,持續推動人才培養改革。2013年以來,在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中,廣州體育學院、嶺南師範學院率先開展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並成功立項“特殊教育”、“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學教育方向)”項目。2014年,廣州體育學院立項“廣州體育學院特殊教育專業技能實踐培訓中心”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個。2015年,華南師範大學立項“特殊教育專業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2016年,嶺南師範學院立項“特殊教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2018年,廣州體育學院、嶺南師範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廣州大學各立項“特殊教育”省級特色專業1項,並獲專項資助1000萬元加強專業建設,為特殊教育學校培養師資人才。2015-2020年,廣州體育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先後立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各1個。

  (四)提升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夯實學校辦學基礎。

  一是推進學校建設。各地市嚴格落實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通過征地新建、擴建、設立分校區、合作辦學等措施,優化升級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任務。深圳市、肇慶市等地市新建、改建、擴建一批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全省現已建成141所特殊教育學校,全省地級以上市和大部分3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均已建成一所以上特殊教育學校,極大程度上滿足殘疾兒童的入學需求。

  二是落實編製標準。著力強化保障,近年推動先後出台《廣東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促進特殊教育公平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明確要求落實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製標準,提出加強特殊教育教職工配備管理的係列措施。著力提升效益,結合“編製周轉池”“縣管校聘”等改革措施、結合推動招收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配備專兼職資源教師等機製創新,不斷提升區域內特殊教育教職工編製配置使用效益。著力壓實責任,將特殊教育教職工編製配備使用情況納入市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係並實施全覆蓋評價,督促指導各地加強特殊教育教職工配備。

  三是保障經費落實。落實殘疾學生補助政策,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對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孤獨症、腦癱及多重殘疾學生按不低於普通生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的10倍撥付,即小學每生每學年不低於1150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不低於19500元;特殊教育學校盲聾啞學生按不低於8倍撥付,即小學每生每學年不低於920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不低於15600元;對普通學校、兒童福利機構、殘疾人托養機構附設特教班學生,按不低於普通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標準5倍且每年不低於6000元的標準撥付,即小學每生每學年不低於600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不低於9750元;對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學生,按每生每學年不低於6000元的標準撥付。課本費則按特殊教育學校小學每生每年不低於18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於307.5元的標準撥付。

  (五)加大職後培訓力度,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

  健全省、市、縣、校四級教師專業發展體係,依托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等開發特殊教育類培訓課程,組織各級各類專業培訓、赴外培訓學習、骨幹教師培訓、跟崗學習活動等,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師培訓工作。注重培養特殊教育教師拔尖人才,在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項目中專門設立特殊教育名教師培養項目,並在名校長、名班主任培養項目中對特殊教育學校予以傾斜。陽江市每年舉辦一期特殊教育教師的全員培訓;汕尾市特殊教育教師均已參加跟崗學習;韶關市建立了“韶關市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加強對全市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和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清遠市每年組織隨班就讀骨幹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廣州市、佛山市、汕頭市、湛江市等地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成立名師工作室、特殊教育教研團隊等,為特殊教育相關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台,促進專業發展,有效提升了我省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2017—2020年,8人入選廣東省特殊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5人入選廣東省特殊教育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截止2020年底,我省特殊教育教師中有正高級教師10人、特級教師25人。

  二、問題和不足

  近年來,我省特殊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於起點低、基礎薄、發展不平衡,總的來說,我省特殊教育還存在資源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是我省教育發展的“短板”。

  (一)特殊教育師範生人才培養結構有待優化。特殊教育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發展,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模有待進一步壯大。

  (二)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有待深化。專業課程依然存在不夠豐富、質量不高等問題,《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的抓手作用有待增強。

  (三)特殊教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特殊教育教學過程的針對性不夠強,教育方式有待改進,教育質量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有待改善。各地推進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作進展不平衡,教學設施建設、教職工編製配備管理有待加強。

  (五)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有待加強。市縣兩級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專業化培訓不足,師資隊伍專業化發展的支持仍然不夠。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著力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壯大特殊教育師範生招生規模。繼續支持我省師範類高校增加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計劃,鼓勵體育、藝術高校開辦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特殊教育體育、藝術類教師,擴大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模,穩步推進我省公費定向培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工作。不斷創新完善特殊教育教職工編製管理製度,指導督促各地落實編製標準和有關政策,及時為特殊教育學校配齊配足合格的各類教職工,進一步完善招收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配備專兼職資源教師工作機製。落實教師激勵機製,繼續將到我省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納入“上崗退費”政策範圍。落實並完善特殊教育津貼等工資傾斜政策,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適當傾斜。表彰獎勵教師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

  (二)大力推進師範生課程教學改革,提升特殊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發揮《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的抓手作用,開展特殊教育專業課程改革,進一步細化專業課程標準,實現全部特殊教育專業達到《國標》課程要求,為師範生提供更多特殊教育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鼓勵師範生學習特殊教育相關課程,同時,增加特殊教育專業參與教育部專業認證數量,加強課程建設質量評估和保障,構建專業課程評價體係,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監測製度。

  (三)加強特教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隨班就讀融合條件。繼續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符合建校要求但尚未建設特殊教育學校的縣(市、區)要加快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保障當地特殊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不斷改善隨班就讀學校的辦學條件。以縣(市、區)為單位統籌規劃,推動重點選擇部分普通學校和招收殘疾學生5人以上的普通學校建立資源教室,並配備資源教師和基本的教育教學和康複設備,為殘疾學生提供個別化教育和專業的康複訓練。

  (四)加大職後培訓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加強特殊教育在職教師的職後培訓,係統提升專任教師的學科素養和專業能力,培養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名校長、名教師和骨幹教師隊伍。加大非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培訓力度,加強隨班就讀資源教師、隨班就讀班主任和隨班就讀學校任課教師及送教上門教師培訓,充分發揮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專業優勢,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提供巡回指導和送教服務。

  (五)加強統籌謀劃,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健全特殊教育管理體係和服務機製。加強重點學校內涵建設,逐步建立起與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充分結合的學習支持和輔助技術等資源中心,充分發揮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中心)作用。加強學校信息化、數字化和無障礙設施建設,依托“互聯網+”、遠程教育、在線學習、智慧學校平台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努力把一批學校建設成為當地特殊教育的實驗基地、資源中心、指導中心、培訓中心和教學研究中心。推動各級教研機構配備專職和兼職特殊教育教研員,充分發揮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鼓勵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積極開展特殊教育教學研究,積極探索其發展規律,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專此答複,誠摯感謝您對省教育廳工作的關心支持。

2021年6月3日

(聯係人及電話:程珊;020-37629463)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省政府辦公廳、省殘聯。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廣東省教育廳網站”,是否繼續?
放棄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