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支持IPv6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務微信二維碼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手機版二維碼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讀

【專家解讀】深度聚焦全產業鏈研發製造 有序推進氫能綜合利用示範——《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專家解讀之三

信息來源:本委 時間:2024-04-05 14:15:35
字體: [大] [中] [小]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速清潔能源發展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氫能作為一種清潔的二次能源,正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能源載體之一。預計到2050年,全球氫氣需求將增長6倍,而我國氫能產業鏈2025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綠色氫能提升工程”以及相應的支撐保障措施,目標清晰、重點突出、操作性強,對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堅持製造業當家、建設高質量製造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支持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開辟創新場景

  氫能產業鏈包括上遊製氫、中遊儲運和下遊用氫等環節。目前,絕大部分氫來自於化石能源製氫(包括煤製氫、天然氣製氫和石油製氫),可再生能源製氫比例僅為1%左右。隨著可再生能源製氫示範項目的陸續落地與突破,我國可再生能源製氫產能已超720萬噸/年,每小時1000標方的堿性電解槽和質子交換膜電解槽成為市場主流。我國可再生能源製氫成本呈逐年下降趨勢,目前可再生能源製氫指數為18.95元/千克。其中,氫儲運是氫能產業鏈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其成本占比為30%~40%,是近年來製約氫能產業鏈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流的氫氣儲運方式為高壓氣態氫儲運(20MPa),但由於氫氣密度低,氫氣儲運壓力短期難以突破,從而導致氫氣儲運成本高。燃料電池汽車車載儲氫瓶壓力為70MPa,其氣密性嚴重依賴高端碳纖維材料,進一步加大了終端用氫產品的成本。氫的用途十分廣泛,既可以用於燃料電池,也可以用於合成氨、甲醇等燃料,還可以直接作為燃料應用於冶金、建築和化工等領域。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的持續下降,綠氫的市場競爭力將有望提升,使用場景將更加豐富多彩。

  《行動計劃》提出要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製造,加快培育氫氣製儲、輸運、加注以及氫燃料電池裝備製造、低碳零碳工業應用的“製儲輸用”全產業鏈,充分挖掘甲醇和氨在電力、交通、建材、化工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氫能的發展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發力與持續創新,當前應該重點突破關鍵設備與核心材料的國產化製造與代替,通過逐步穩定降低製氫成本與拓展後端用氫需求,推動氫能的快速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創新方向,可以考慮將綠氫和其他物質結合生成方便儲運的綠色甲醇或者氨,開辟新的液氫儲運技術與零碳應用場景。

  二、支持氫能創新示範應用、發揮集群優勢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和裝備製造第一大國,在氫能發展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氫能“製儲輸用”全產業鏈的發展仍處於發展初期,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裝備技術水平不高、產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廣東是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最早、產業覆蓋最全、應用範圍最廣泛的地區之一,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底,廣東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3300輛,建成加氫站53座,車輛推廣和加氫站建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廣東要以氫能示範應用為抓手,發揮現有產業集群優勢,逐步擴大產業規模,有序構建綠色低碳的氫能應用體係。

  《行動計劃》在未來氫能發展方麵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首先,要立足地方產業生態特點,圍繞以氫能等為代表的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建設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載體,創新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例如,重點布局以廣州、深圳、佛山等區域為引領的氫能產業鏈,優化產業區域布局,促進氫能全產業鏈聚集發展。其次,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聯合建立校企產學合作的人才體係,引導超前布局產業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引進、培養綠色低碳領域高成長性創新企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自主品牌。再次,推動跨產業交叉融合,以場景創新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例如,拓展CCUS應用場景,推動與氫能等領域的集成發展;推動“先進核能+氫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最後,示範是加速氫能產業化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氫能產業鏈關聯的示範工程,可以加速新型技術推廣、技術迭代,對於全麵加速氫能產業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支持氫能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建立創新機製

  我國氫能基礎設施發展滯後是製約氫能大規模發展與推廣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全球氫能產業高速發展,我國在氫能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突破,已初步掌握氫能基礎設施與燃料電池的開發應用技術,具有氫燃料汽車裝備與整車生產能力,並實現了小範圍內的示範運行。未來氫能產業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氫氣的價格、安全性,氫氣製取與儲運等技術設施的建設至關重要。預計到2030年,日本加氫站數量將達1000座,且成本降至1000萬元;德國加氫站數量也預計達到1000座,覆蓋全部人口;到2040年,韓國將建預計建成加氣站1200座,並實現全國範圍的管道網絡,滿足氫氣大規模輸送。我國已具有70MPa加氫站關鍵技術與裝備集成能力,也是加氫站最大保有量國家,預計2025年將建成加氫站1200座。以佛山南海區為代表的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核心區域,已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和加氫網絡。

  《行動計劃》提出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統籌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構建適應未來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製加氫一體站建設,既可以提供氫能保障,又能通過製取平衡降低運輸成本。因地製宜、統籌布局建設與氫能應用發展相適應的氫能基礎設施,推動氫能與交通、建築等基礎設施的互聯、共享,對於氫能快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實際意義。此外,健全完善氫能等綠色低碳領域技術突破、產業變革和模式創新的體製機製,是廣東培育發展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基礎。在保障措施方麵提出了要建立氫能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動態監測評估機製,構建能源交易市場融合機製,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模式與容錯機製,建立健全氫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標準體係,加強氫能等全產業鏈技術、安全標準製修訂。

  (供稿單位:佛山仙湖實驗室,唐浩林 王銳)

相關附件:

打印文檔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