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支持IPv6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務微信二維碼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手機版二維碼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工作動態

對標國際一流 加強協同合作 奮力推動大灣區營商環境邁上更高水平

信息來源:本委 時間:2024-01-12 10:28:06
字體: [大] [中] [小]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同時指出“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市場優勢會更加明顯”。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即將迎來5周年之際,出台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加強協同合作,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以及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行動計劃》出台對促進廣州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持續營造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近年來,廣州持續深化商事製度改革,實現開辦企業一站式全網辦,全國率先取消投標保證金,政府投資項目免收投標保證金,市場環境持續優化。《行動計劃》圍繞營造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提出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3方麵舉措,有助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進程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廣州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環境建設力度,在放寬市場準入、維護公平競爭、規範涉企收費、促進資源流動等方麵持續發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創業營造公開透明、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是持續營造規範便捷、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廣州堅持以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為導向,持續深化yabo2018柏林赫塔 改革創新,上線數字化企業服務平台“穗好辦@企”,企業進一個平台能辦理所有事,辦事便利度走在全國前列。《行動計劃》圍繞營造規範便捷、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提出規範行政許可運行、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優化涉企服務、推進政務數據共享等4方麵舉措,有益於推動我們進一步提升yabo2018柏林赫塔 水平。接下來,廣州將認真對照《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推動yabo2018柏林赫塔 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助力企業在穗更好經營發展。

  三是持續營造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廣州積極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出台粵港澳大灣區首部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行動計劃》圍繞營造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提出提升監管質量和效率,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等3方麵舉措,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打造國際一流法治環境。接下來,廣州將蹄疾步穩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法治服務保障,持續護航在穗企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持續營造循環暢通、合作共贏的開放環境。廣州作為千年商都,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廣州持續提升對外開放能級,深入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大抓“五外聯動”發展,實際使用外資連續11年正增長,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345家。《行動計劃》圍繞營造循環暢通、合作共贏的開放環境,提出提升“引進來”吸引力、增強“走出去”競爭力、建設國際人才高地、促進包容普惠創新等4方麵舉措,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新契機。接下來,廣州將持續激發開放動力活力,在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升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麵重點突破,有力推動廣州成為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五是持續推動實施“灣區通”工程,提升市場化一體化水平。廣州率先實施2批次72項與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清單,完成南沙國際航運保險業務稅收優惠政策、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試點等一批重點事項。《行動計劃》圍繞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加快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提出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度、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跨境便利執業與行業標準共通、便利港澳居民來粵發展生活等4方麵舉措,將有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廣州將結合落實《行動計劃》以及與港澳規則對接任務清單,推動實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拓展,全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上下同欲者勝,左右齊心者強。《行動計劃》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明確了目標導向和實施路徑,也為廣州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製度體係提供新機遇、新挑戰。廣州將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任務安排,細化具體改革舉措,融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踐,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合力推動《行動計劃》的“施工圖”轉化為落地見效的“實景畫”,為建設更富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貢獻“廣州智慧”“廣州經驗”。(作者: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相關附件:

打印文檔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