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時期
勤勞智慧的海濱虎山村村民
發明了獨特的謀生技藝——裝泥魚
自此代代相傳
2011年
裝泥魚被列入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裝泥魚(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供圖,周永燊 攝)
裝泥魚習俗是珠海市乾務鎮一項極富特色的傳統習俗,最早起源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虎山村村民發明,在虎山村、荔山村、馬山村、網山村、大海環村、石狗村尤為興盛,至今已有250多年曆史。
裝泥魚(珠海市鬥門區地方誌辦公室供圖)
泥魚,又名花魚、彈塗魚,生長於濱海灘塗。同治《香山縣誌》記載:“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因為花魚顏色與泥土相近,當地村民習慣將之稱為泥魚。
泥魚(珠海市鬥門區地方誌辦公室供圖)
在當地方言中,“裝”有“誘捕”之意。泥魚表皮光滑,在泥洞裏出沒,難以徒手捕捉,於是當地村民琢磨出編織籠子誘捕的辦法,並傳授給周邊地區的民眾。
泥魚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銷往中山、江門、台山等地。直至20世紀中葉,販運泥魚仍是虎山村90%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當地村民把廣闊的灘塗親切地稱為“泥夾萬”,意為灘塗上的銀行。
泥魚生活的灘塗(珠海市文化館供圖)
裝泥魚使用的工具有魚籠、魚簍、泥板、蠔襪等。魚籠是捕捉泥魚最主要的工具,魚簍根據大小分為“座工”“行工”,是捕泥魚和裝泥魚的主要工具。泥板用於在灘塗上滑行,蠔襪則是為了保護漁民的腳不被割傷。
編織魚籠(珠海市鬥門區地方誌辦公供圖,梁力生 攝)
相關製品(珠海市鬥門區地方誌辦公室供圖)
農曆初一和十五前後,潮水漸退,正是泥魚活躍的時候。
漁民們成群結隊,腳踩泥板,觀察泥魚活動軌跡,將魚籠放在洞口。特製的魚籠內設機關,泥魚鑽入後,再怎麼狡黠也無法逃脫。30-40分鍾後,漁民回來便可看見泥魚已經“落入陷阱”。他們將泥魚放到事先準備好的魚簍暫養,清點各自所得後,滿載而歸。
漁民踩著泥板在灘塗上滑行(珠海市文化館供圖)
放置魚籠(珠海市文化館供圖)
將捕捉到的泥魚放入魚簍(珠海市鬥門區地方誌辦公室供圖,梁力生 攝)
裝泥魚承載著
當地居民及海外僑胞的童年回憶與鄉愁
夕陽下的灘塗、彎腰捉泥魚的場景
成為腦海中不可磨滅的故鄉記憶
他們甚至將魚籠、魚簍帶到海外
變為家中裝飾的一部分
裝泥魚由此具有了美學意義
魚籠裝飾(來源:珠海市鬥門區文化館官網)
製作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珠海市地方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