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泥塑與陶塑、灰塑並稱為“廣州三塑”,是一項具有廣州民情風俗的特色手工藝。秦漢以來大量人口遷移到嶺南,泥塑也隨佛教、道教等傳入廣東。廣東地區最早的泥塑起源已不可考,或與泥菩薩神像有關。而最早的泥塑匠人來源於從事大型泥塑神像或者祠堂建築的工匠,他們帶來中原的審美觀念與泥塑技術,逐漸在本地工匠群體傳播。
泥塑技術與嶺南風物充分融合逐漸本地化,形成了獨立的廣州泥塑工藝。廣州泥塑與廣州城市發展共存,在泥瓦匠中世代傳承。民國時期,廣州對城市建築進行規劃管控,隨著西村士敏土廠等水泥廠的陸續投產,水泥逐漸替代磚瓦,泥塑開始走向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廣州泥塑群體繼續減少,到20世紀60-70年代中期僅在官方文藝中得到延續。改革開放後,廣州泥塑重煥生機,逐漸在古建築修繕和工藝品上得到發展。2019年“廣州泥塑”正式列入荔灣區非遺項目。
嶺南地區普遍氣溫高且潮濕,因此廣州泥塑使用的陶泥也因地製宜,不同於北方在粗泥中加入草根灰的方法。廣州泥塑通常以手工製作為基礎,在黏土裏加適量的棉花反複槌入細泥中搗勻,手工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後自然陰幹,大型泥塑還要經過搭骨架、上粗泥和上細泥、補裂縫等工序。除了傳統的搓捏貼等技藝,泥塑匠人依靠泥性還會使用不同的工具刀,運用旋、刻、轉、插、刮、畫、削、摳等技法設計泥塑,注入廣府文化獨有的審美,呈現出區別於其他地方雕塑的美感和內涵。
廣州泥塑藝術構思通俗易懂,藝術表現形式豐富,技法講究細膩傳神,題材以佛像、人物、動物、花卉等為主,展現廣州市井百態,蘊含著濃鬱的本土民俗特色和廣府文化氣息,主要作品有廣州五仙觀《五羊仙化石》、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過大秤》《荔枝》等大型群塑。廣州泥塑,是廣州鄉愁的文化載體之一,在廣州工藝家族中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廣州人心目中擁有無法替代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廣州泥塑作品:《荔枝》 作者:萬兆泉
廣州泥塑作品:《西關小姐》 作者:萬兆泉
資料來源:荔灣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片《廣州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