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又名潮腔、潮州戲、潮音戲等,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中國地方戲曲,流傳於廣東東部、福建南部以及香港、台灣等地,並傳播到東南亞各國講潮州話的華僑、華人聚居地區。
圖片來源於廣東粵劇院
潮劇由宋元南戲衍化而來,經過明清時期的發展,博取了戈陽、昆腔、正字、西秦、外江諸劇種之長,並受地方方言的影響和地方民間藝術的熏陶,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劇本語言注意本色又重文采,大量運用方言、俚語、歇後語,比興生動形象,意趣盎然;唱腔和伴樂輕婉低回、抒情優美、富有變化。
圖片來源於《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覽》
潮劇的角色行當由最初的生、旦、淨、醜、外、末、占7行歸並為生、旦、淨、醜4大行,4行之中又各有細密分工。生行分小生、老生、花生、武生,旦行分烏衫旦、藍衫旦、衫裙旦、彩羅衣旦、老旦、武旦,淨行分文烏麵、武烏麵、烏麵醜,醜行分官袍醜、項衫醜、踢鞋醜、武醜、裘頭醜、褸衣醜、長衫醜、女醜、老醜和小醜。潮劇的表演有著豐富的傳統身段、台步和水袖功夫等,還從皮影、木偶等民間藝術和現實生活提煉動作技巧,武功表演宗於南派武術。生、旦的表演輕歌曼舞,機巧靈活;醜行的表演更有豐富的積累,醜中見美,妙趣橫生。
潮劇傳統保留有悠久曆史的“塑形化妝”——戴麵具(潮俗稱麵殼),它有塗麵化妝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用於裝扮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等形象。麵具分整臉和半截臉兩種,整臉可幫助一個演員兼演若幹角色換裝的方便,半截臉既保持誇張的形象,又留出嘴部可說話。還有擴展到頭部的麵具,有加發型的“土地媽殼”和尖額頭的“小鬼麵殼”等,已成為“套頭”或“假頭”,這是麵具的延伸。
圖片來源於《潮州誌》
2006年,潮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