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信息無障礙
當前位置: 首頁 > 互動平台 > 新聞發布會

實錄 | 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新聞發布會

  3月9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新聞發布會,對近年來全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情況進行全麵介紹。本場發布會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黃孟欣主持。 

圖片

  以下為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新聞發布會,我是本次發布會主持人黃孟欣。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加快農業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提高農技推廣服務效能,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遴選了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領導、專家就相關情況進行發布,並就各界朋友關心的問題給予解答。感謝各位的大力支持。

首先,介紹參加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斌民先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何秀古先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綠先生;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處長劉亞平先生;惠州市惠城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農藝師朱小麗女士。現在,請黃斌民先生介紹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有關情況。

圖片

▲黃斌民介紹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有關情況。

  黃斌民: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和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正式發布。為便於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這項工作,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科研院校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事業取得明顯進步。2021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1.3%,水稻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主推技術到位率98.5%,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可以說,科技已成為我省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引領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保護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2005年開始,我省連續18年發布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一大批農業新品種和新技術獲得推廣應用。為進一步提高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質量,引導廣大農民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我們對《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評審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一方麵,評審標準更加嚴格,主導品種須經品種審定、登記或相關領域行業協會推薦,主推技術須通過驗收論證評價、或者院士專家提名、三位以上正高級職稱行業專家認可;另一方麵,更加注重品質優勢、效益優勢和推廣成效,主導品種必須在提質增產、畝均效益、帶動農戶、增效增收等方麵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主推技術必須是具有較強的區域適應性、穩定性,促進高產優質、節本增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技術。

  本次發布的主導品種有114個、主推技術有165項,是經生產實踐檢驗、能增產增收、可複製可推廣的優質高效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這次我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遴選,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特點:

  一是築牢鄉村全麵振興的重要基礎。去年底召開的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強調,農機、種子、耕地、農資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要素。種子和耕地是“兩個要害”,農機裝備是“一個支撐”。本次發布糧油類主導品種37個、耕地保護主推技術57項、農機裝備主推技術5項。聚焦鄉村振興的短板弱項,夯實“三農”發展的基礎,加快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力提升耕地質量,加速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

  二是強化穩產保供的關鍵技術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今年發布的水稻主導品種有25個、主推技術有23項;“菜籃子產品”主導品種51個、主推技術94項。一大批優質絲苗米、蔬菜、畜禽、水產品種在廣東地區已經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效果和效益,既保障農產品數量安全,也保障質量安全,讓種糧農民有錢賺、讓消費者有口福。

  三是打造農民增收的強力引擎。圍繞荔枝、菠蘿、香蕉、甘薯、黃羽雞等優質特色農產品,遴選了一批新品種和新技術進行推廣,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改變增產不增收的困境。堅持市場導向,發布櫻桃番茄、堅果、兜蘭、鱖魚等一批優稀品種,讓廣大農戶和經營主體選用好品種、使用好技術,推動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產業品牌不斷擦亮,產業效益持續提升。發布農業重大災害防疫主推技術40項,提升災害應對水平,降低損失,保障廣大農戶的種養殖收益。

  四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量。本次遴選的主推技術包括健康種養、低碳環保、綠色防控、機械化、智能化、加工化等多個產業鏈條。其中,高效、豐產、優質、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栽培或養殖主推技術69項,節本增效和生態環保等可持續發展的適用技術40項,符合綠色環保的病蟲害防治技術24項,畜禽與水產疫病綜合防治技術18項,農產品貯藏、加工與利用技術16項,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生態環境修複技術13項,加快推動產業科技資源要素集聚,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委員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接下來,我們將把推廣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作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調動全省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緊緊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體係,充分發揮全省農技推廣服務驛站作用,用好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農技服務“輕騎兵”、首席專家談農技三個重要平台,引導農民科學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促進農業科技快速有效進村、入戶、到田,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衷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廣東農業農村工作的持續關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繼續多宣傳廣東省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讓廣大農民更好地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收獲更多的喜悅與幸福。謝謝!

  主持人:謝謝黃斌民先生,下麵進入提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答記者問
  香港商報記者:這個問題想問黃廳,糧食安全是國家的重要戰略,作為糧食生產的主管部門,請問省農業農村廳是如何通過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來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作出貢獻的?

圖片

▲香港商報記者提問。

  黃斌民: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並強調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省農業農村廳始終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讓廣大農民用好的品種、好的技術,種出優質的糧食。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麵積3320萬畝、總產量1280萬噸,實現麵積、單產、總量“三增長”,我們推的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如何來保障糧食安全是我們在今年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的遴選工作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是注重科技能力保障。今年主導品種中,水稻、薯類等糧食作物品種有31個,占總數的27%;主推技術中,與水稻、薯類等作物相關的技術有27項,占總數的16%,同時我們在遴選中也很注重實用性和效益性,可見省農業農村廳對糧食生產的科技保障是相當重視的。其中,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入選了全國主推技術,也說明廣東的糧食生產技術在華南地區、在全國層麵都是有一定地位的。廣東的糧食作物占全省全年農作物種植麵積的一半以上,其中水稻是全省種植麵積最大的糧食作物,隻有持續推出更好的品種,持續擴大推廣節本增效技術,糧食基本盤才會更穩固更紮實。接下來,各農業生產大縣特別是糧食產糧大縣還將在省廳發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布適合本區域的糧食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並加快落實示範、培訓、推廣等工作。

  二是注重質量與效益雙提升。為加快推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切實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的要求,省農業農村廳在著力提高產量的同時,全力打造廣東絲苗米品牌,不僅滿足人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需求,還要切實提高種糧農民的收益。比如今天發布的主導品種中,入選的絲苗米品種19香,它的品質可媲美泰國香米,畝產大幅提高,市場價位可觀,有效帶動了絲苗米產業提質增效。

  三是推廣良具提升生產能力。上個月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了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機鬧春耕現場會,100多台農業機械現場展示演示。據農情調度顯示,今年全省糧食種植意向超過了3330萬畝,其中春種春播意向超過1520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4萬畝。春耕期間,全省預計投入拖拉機20萬台套、水稻插秧機1.4萬台、植保機械23萬台、節水灌溉類機械14萬台,各類農機裝備超100萬台。本次發布的主推技術中,農機裝備主推技術雖然隻有5項,但都是相對成熟並在生產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關鍵技術。接下來,我們將加快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及示範推廣應用,提升應用水平,篩選更多農機裝備技術來提升種植效益和效率,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   

  謝謝。 

  南方日報記者:這個問題想請問林主任,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打算如何推廣這些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讓這批良種良技真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

圖片

▲南方日報記者提問。

  林綠: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單從名稱來看,作為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要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說,省農技推廣中心是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主力軍。新組建的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職能上更加豐富、內容上更加全麵,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及農機四大版塊,其主要職能是承擔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新模式、新裝備等等的引進、集成、試驗、示範、推廣應用工作,因此,可以說全省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本身就是省農技推廣中心非常重要的工作抓手之一。在推進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過程中,我們如何使得這批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在生產上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呢?結合我們整個職能工作安排,接下來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發力。

  一是強化組織,廣泛動員。眾所周知,品種多、技術多,我認為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風向標,因為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就是我們篩選出的最優良的、最能夠在生產上發揮作用,也最能夠代表我們生產上所需的品種和技術。在強化組織、廣泛動員這一塊,作為省農技推廣中心也是按照廳的部署,上個月聯合承辦了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機鬧春耕現場會,可以說打響了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第一槍。現場會活動也部署了全省春耕生產工作,帶動全省農機作業主體備戰春耕。與此同時,我們還積極調動四級農技推廣係統廣大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服務,確保各項技術各個環節落實落細,全力打好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也為我們的夏糧生產搭好了豐產架子。

  二是實時跟蹤,緊盯農情。積極發動各級農技推廣係統,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領域專家,以產業為基礎、以品類為基本麵,組建了包括水稻、畜牧、水產等在內的24支隊伍,深入全省各地市調研指導。組織各地密切關注整個田間生產的狀況,尤其是在苗情、墒情、病蟲情、種情、肥情等等方麵,前段時間,剛好南粵大地經受了低溫,省農技推廣中心及時向全省廣大生產主體發出了低溫應急方案、防範措施以及配套技術等一係列指導建議,這些都是體現如何把技術貫徹到生產當中的重要手段。

  三是注重培訓,加強指導。緊緊圍繞全省春季生產管理技術要點,省農技推廣中心全力組織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為依托的各類培訓及技術指導300餘次,拍攝發布了係列農技視頻,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同步開展了係列農技田頭直播課,據不完全統計,多途徑累計培訓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種植大戶等600多萬人次。可能有些媒體朋友注意到了,前段時間我們聯合多方在湛江遂溪縣界炮鎮拉開了田間地頭課的序幕,可以說深受百姓的喜歡,田頭課中融入了一些主推技術、主導品種,及時解決了生產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效果非常好。接下來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提升農技推廣手段,我認為多媒體、線上線下、互聯網等是非常好的傳播方式,而且也越來越受到農民百姓的喜愛,所以這方麵的工作我們會繼續開展。

  四是示範推廣,聯動產業。在座的媒體朋友可能也清楚,以省農技推廣中心作為主要承辦方之一的廣東種業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20屆,也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經累計示範推廣近十萬個品種、近300套技術,其實很多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都源於此。廣東種業博覽會作為農技推廣新模式,主要是在開拓“館展”+“地展”+N,以及各版塊內容概念的基礎上,推進農業展示回歸本真,也就是回歸我們推動產業、服務三農的本質,的確也是如此,有了那麼多技術、那麼多好品種,我們怎麼樣能讓其真正發揮作用,我認為種博會這種模式也是一種有效方式,讓各家的品種和技術家底在同一個平台上展示出來,一較高低,這也是我們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練兵場。一大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通過省種博會主會場+粵東西北及珠三角區域的多個分會場+全省範圍內各類聯合共建的示範基地聯動推廣的形式,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眾多優新品種及技術通過地展比拚得以脫穎而出,逐步被遴選為種博會專家推薦品種、全省乃至全國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通過這種聯動產業,田頭示範展示的推廣模式,切實做到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最終為農民服務,讓“農技到田頭,農民嚐甜頭”,極大提升了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廣效率。

  謝謝。

圖片

▲林綠回答記者提問。

  南方農村報記者:請問何院長,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發布後,需要麵向基層生產一線推廣,省農科院是我省主要的農業科研推廣的“主力軍”,打算如何來推廣這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圖片

▲南方農村報記者提問。

  何秀古: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應用研究,包括品種和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是省農科院的專業優勢。今天發布的114個省農業主導品種中,由省農科院研發的有65個,占比57%。在165項主推技術中,由省農科院研發的有119項,占比72%。省農科院在這方麵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水稻品種,占比達到76%,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接下來省農科院將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配合農業技術推廣的主渠道,在農科院科技平台上大力推廣應用,把科技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一是依托農科院院地合作平台進行係統整合推廣。“十三五”以來,省農科院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16個省農科院的地方分院,形成了“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協同創新、全鏈服務”的院地合作模式,派出了300多名博士和科技人員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長駐到分院開展科技服務,並將推廣應用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作為一項主要的任務紮實推進。通過分院平台,累計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4675個次,建設品種技術示範基地300多個,開展各類科技培訓713次,培訓地方農技人員超5萬人次,有力推動了一大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走進田間地頭。企業也是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應用的重要載體,“十三五”以來,省農科院非常重視與企業的合作,共與2347家企業開展合作,簽訂成果轉化合約1200項,合同金額超5億元,位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列。省農科院與企業的合作也形成了需求導向、資源共享、聯合研發、強企興業的院企合作模式,一大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轉化進入產業成為現實生產力。比如將水稻主導品種黃華占推廣成為這幾年全國種植麵積最大的秈稻品種,茶葉主導品種英紅九號一個品種支撐起一個品牌,富裕了一方農民,加工所研發的主推技術為預製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是依托省農技服務驛站進行示範推廣。農技服務驛站是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廣的重要平台載體。我們科技人員非常重視通過這個平台,開展“點+麵”結合的示範推廣。點是指專家蹲點指導,麵是指專家分片承包,聯合地方農技人員,共同在農技驛站這個平台上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廣服務。目前省農科院累計建設驛站示範基地25個,開展科技下鄉254次,通過驛站平台示範推廣主導品種106個、主推技術41項。比如在雷州農技驛站,根據菠蘿產業技術需求,引進推廣“粵甜”等菠蘿主導品種,配套主推栽培技術,在提高菠蘿甜度口感的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黑心病、水菠蘿等產業發展關鍵難題,受到企業和農戶的高度認可。

  三是依托農業農村部科技先行示範縣進行整縣域推廣。在農業農村部和省農業農村廳指導支持下,省農科院和海豐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科技先行縣,整縣域推廣應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全麵提升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覆蓋率,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接下來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還將是一項重要的抓手。省農科院在海豐引進了12個水稻品種進行試種,篩選並推廣最適合在海豐種植的3個主導品種,稻米品相、質量、價格都取得突破,市場每公斤售價提高4塊錢以上,並且市場供不應求,農民種植水稻每畝增收300多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另外在茶葉、荔枝、蔬菜、生豬、水產等海豐特色產業,都實現了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全覆蓋,海豐農產品正逐步實現優種優技、優質優價。

  謝謝。

圖片

▲何秀古回答記者提問。

  新快報記者:請問劉處,除了剛才提到的全省農技推廣機構的推廣之外,還有哪些渠道可以快速有效推廣這些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圖片

▲新快報記者提問。

  劉亞平: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廣東以占全國1.49%的耕地,產出約占全國4.7%的蔬菜、6.5%的水果、5.2%的肉類以及13%的水產品,農業科技發揮了關鍵作用。如何快速有效地把這些好品種、好技術送到農民手中,是全省農業科教推廣係統的當務之急。全省農技推廣機構是一支重要力量,同時省農業農村廳著力打造的“1個體係2個平台”也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個體係”,就是“1+51+100+10000”農技推廣服務新體係。“2個平台”,就是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和《首席專家談農技》直播平台。借此機會,我向各位媒體朋友簡單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首先我介紹的是關於“1個體係”的情況。

  針對我省部分市(縣)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弱化、人員老化、技術退化的狀況,聚焦服務我省主導產業與特色產業,省農業農村廳從2020年起開始創建農技推廣服務驛站,有效打造了“1+51+100+10000”農技推廣服務新體係,全麵開創了農技推廣服務新局麵。

  “1”就是創建1個省級驛站,依托省農技推廣中心創建省級驛站,統籌指導全省縣級驛站創建工作。聯合地市農技推廣機構派出技術專家,兼任縣級驛站的副站長,收集彙總梳理當地技術需求,適時協調對接調度專家開展駐點服務。

  “51”就是充分發揮5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專家的作用,要求每個崗位專家都要到基層打卡駐點,提供技術服務。並將崗位專家打卡駐點服務情況列入年度評價。

  “100”就是從2020年至2022年,依托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省創建100個縣級驛站,賦予其“科技創新、技術集成、生態環保、推廣示範、培訓孵化與指導服務”六大功能,明確其四個定位:一是產業發展的推進器,通過專家打卡駐點服務,推動當地主導產業與特色產業的發展;二是涉農院校、省級創新團隊專家與農村科技特派員在基層的工作站,提供工作與生活便利;三是農村電商網紅的孵化器,在指導“農民怎麼種、怎麼養”的同時,指導農民“怎麼賣”,延長科教服務鏈條;四是農民群眾尋求技術幫助的谘詢台,讓農民群眾求助有門。目前,已創建省級驛站1個(即省農技推廣中心),縣級驛站70個,湧現出了汕尾陸豐、江門新會、茂名電白等一批優秀農技服務驛站,計劃在今年內完成100個縣級驛站的創建工作。前一段時間,我們在汕尾陸豐的一個驛站實地調研,企業派駐驛站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驛站的情況及發展思路,確實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僅僅是按照省農業農村廳的創建要求來推進驛站工作,而且把當地的科教工作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融合在一起,我想這樣的驛站必定會非常有生命力。

  “10000”就是從2020年至2022年,在全省範圍內遴選認定10000名農村鄉土專家,給民間高手以認可和鼓勵,並給予免費參加培訓、有償參與授課以及獲聘特聘農技員的資質,吸引社會科技力量投身農技推廣服務事業。目前,全省共遴選認定農村鄉土專家6879名,其中61名農村鄉土專家已經成為了特聘農技員。

  其次介紹關於“2個平台”的情況。

  為了更好的服務農民、幫助農民學農技,我們著力打造了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廣東《首席專家談農技》2個線上服務平台。

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麵向農民的網絡培訓學院,是首個入駐“學習強國”的農民學習平台,以“培育精勤農民、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為辦學宗旨,以培訓內容個性化、教學課程視頻化、技術講解點位化、學習時間碎片化為辦學要求。自去年3月上線以來,農民注冊學習踴躍,目前學員達到110多萬人,學員最長在線學習時間達1.3萬分鍾,深受農民群眾喜愛,社會反響強烈,在全省農民和農業從業者中形成了學農技促生產的熱潮。

  廣東首席專家談農技,是省農業農村廳在今年春節後推出的直播平台係列活動,通過全省5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上直播的方式,抓住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冬種等關鍵農時,推介良品,講解良技,指導防災減災。首期2月28日水稻專場直播上線後,短短2天,瀏覽量過百萬。接下來我們也將通過每月兩期《首席專家談農技》直播的方式,把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以生動活潑、農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給廣大農民朋友。

  在此,懇請媒體朋友們廣泛宣傳,促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進村入戶,為鄉村產業振興及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謝謝。

圖片

▲劉亞平回答記者提問。

  南方網記者:請問林主任,了解到最近我省最近在開展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請問“輕騎兵”在加強品種和技術的推廣中有什麼作用?

圖片

▲南方網記者提問。

  林綠: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也非常感謝你對近期我們開展的“輕騎兵”活動的關注。

  我省推出的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是一種創新的農技推廣服務方式,主要目標是支撐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養精勤農民。

  首先,“輕騎兵”鄉村行是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為牽頭單位,聯合華南農大、省農科院、省科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涉農相關院所,通過專家們的“傳幫帶”,調動基層農技人員和鄉土專家積極性,體現就近服務、快速響應、及時解難。目前,我們已經根據我省重點產業及技術需求,率先組建了24支產業技術服務“輕騎兵”隊伍。借此機會也向各位新聞媒體朋友作一個彙報,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可以說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如何快速反應方麵,我們可以說也是接到不少第一線急盼的生產需求。前幾天我們剛剛接到茂名信宜,也就是咱們的三華李之鄉發過來的緊急技術需求,一個是在山地運輸技術問題,另一個是針蜂所引發的品質和產量雙下降問題。“輕騎兵”快速反應,精準出擊,即刻組建了相應的“輕騎兵”專家隊伍到生產一線把脈問診,最後把問題解決方案製定出來,後續我們還會進一步推進。諸如此類,在生產中,農民百姓所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是經常會出現的,如何提升農技服務能力,我想在快速反應這塊以及及時到位這塊是非常關鍵的,也就是遇到這種老百姓急盼的情況時,“輕騎兵”更能夠發揮大作用。

  其次,剛才劉亞平處長也有介紹這兩年我省在重點打造的農技推廣服務驛站,“輕騎兵”活動也剛好可以與農技驛站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可以說“輕騎兵”是一支推進驛站全麵建設的重要力量。圍繞全省農技驛站建設,尤其是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方麵先行打造了一批鄉村行示範基地。一是圍繞油料提升行動,與省農科院、陽江市農作物技術推廣站、德慶縣人民政府、河源市農技推廣中心,分別在相應地區陽江、肇慶、河源開展糧油作物分段式機藝融合示範推廣,這也是這次眾多主推技術裏所提到的如何進一步把農機融合到生產中,解放勞動力的問題,這也將是一個新動向,要求以後的主導品種能夠更好適應機械化操作,栽培模式更能夠與農機操作相適應。二是與中國農科院、梅州市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湛江市農技服務中心分別在梅州市、湛江市圍繞柚子以及新興產業聖女果方麵開展數字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範推廣,這是“輕騎兵”正在做或者即將開展的一些事例。三是擬依托推廣人員+科研專家+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鄉土專家隊伍模式,打造一批技術集成創新示範樣板田,這方麵也在做一些嚐試和探索。

  三是現在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推動農技工作,作為“輕騎兵”也有重點發力的地方。比如在原有基礎上,融合社會各界力量,進一步把我們的社會資源尤其是涉農的一些大型企業推廣力量融合進來,使整個大推廣體係裏產生持續不斷的推動力,這也是接下來“輕騎兵”要發展的一個方向。接下來我們也會做一些探索,諸如依托各地基層一些口碑比較好的優質農資店,打造一批包含種養技術、田間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機使用技術等谘詢服務、農資銷售服務、育苗育秧及機耕機插機收等勞務服務於一體的農技服務超市,致力於解決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落地應用最後一公裏難題。

  四是不斷完善一主多元推廣模式。剛才省農科院何秀古副院長也提到推廣模式問題,農技推廣部門和高等院所都是非常重要的推廣力量,需要進一步加強協調、加強合作。“輕騎兵”鄉村行能夠培育和挖掘鄉村能工巧匠,組織動員加入鄉土專家行列,為“輕騎兵”隊伍儲備人才。另一方麵鼓勵在校大學生通過實習實踐等方式參加“輕騎兵”鄉村行,特別是在鎮級產業技術示範基地實踐學習,既為基層補充新鮮血液,增添活力,更為農技推廣儲備技術人才。另外還要推進農技推廣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逐步形成一主多元農技推廣模式,共同助力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落地生根。

  謝謝!

  騰訊大粵網記者:請問朱小麗老師,此次發布的主推技術中,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是其中之一。請問您所在的區域對這項技術的應用情況如何?您如何看待這項技術?

  朱小麗:大家好!我是惠州市惠城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的朱小麗,非常榮幸能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是由省水稻產業體係首席專家鍾旭華研究員主持研發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蟲(簡稱“三控”)為主要內容的水稻高產高效施肥及配套技術。該技術具有省肥省藥、抗倒高產、增產增收、安全環保等優勢,在惠城區深受農民歡迎。

  我區從2014年起,在世行麵源汙染治理等項目的支持下,在全區大麵積示範推廣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先後在橫瀝、汝湖和蘆洲等鄉鎮的37個自然村開展“三控”技術示範。為了讓農民盡快學得會、用得上、用得好,我區建立了“省、市、區級專家(20人)+鎮、村級技術助理(80人)+科技示範戶(369人)”的技術隊伍模式。每年都組織大量的技術培訓、對比試驗、現場觀摩、實割測產等活動,從這些方麵讓農戶更好了解技術。而且抓住水稻生產的關鍵期,生長的前期、中期、後期,邀請專家到田頭進行現場教學,現講現學,有問題現場問、現場答疑,把“最後一公裏”落到實處。到目前為止,全區舉辦技術培訓244場,培訓14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4.36萬份,張貼了800多張宣傳海報。海報張貼是有技巧的,專門安排在農資店大家買農藥看得到的地方、在村委會大家集合的地方、在學校門口大家接孩子的地方。還在農資店放了宣傳小手冊和自己設計好的施肥用藥的明白紙,農戶說一張紙我看得清楚、我明白,然後我折起來放在口袋裏,想看了拿出來看看非常清晰,農戶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經過這些宣傳指導培訓,我們經過8年的示範推廣,累計示範推廣達近13萬畝,現在全區半數以上種糧農戶都在用“三控”技術。

  在推廣應用“三控”技術之前,我區水稻生產中過量施肥、施藥情況比較普遍,每畝每造化肥用量高達28.9公斤(折純),這不僅增加了成本、汙染了環境,且水稻抗倒伏力也不強。推廣應用“三控”技術後,根據我們的調查,施肥少了,打藥少了,產量反而提高了。平均每畝化肥用量減少了7.8公斤,減幅達27%,每畝每造用藥減少1-2次,還增產10%左右,農戶年平均畝節本增效約130元,農戶說種了三十多年的田,今年第一次收到1200斤糧食,以前從來沒有試過。看到藍天白雲,稻穀一袋一袋收好碼在田邊,白鷺成群飛過來,在那裏爭搶稻穗,小河也變得清澈了,裏麵的小魚、小蝦也多起來了,我們都感到很開心。雖然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辛苦的,但我覺得心裏是甜的,我願意為農業基層工作貢獻我的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

圖片

▲朱小麗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就到這裏,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會後向相關發布人了解。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