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投入超300億元!持續支持重大生態工程項目實施!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誌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近年來,廣東財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把生態環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優先保障,久久為功,統籌安排超三百億元支持實施了一批重大生態工程項目,著力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廣東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財政貢獻。
堅持係統治理,整體推進一體化保護和修複
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省財政堅持以重點項目為引領,推動韶關市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梅州市廣東南嶺山區韓江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先後通過中央競爭性評審分別獲得20億元資金支持,同時在自然資源、林業、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相關領域資金安排時對兩市給予傾斜,由兩市統籌用於支持山水項目實施,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樣板。
項目實施以來,沿線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顯著。2020年,韶關市被國務院通報表彰為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地方。梅州市已完成生態保護修複總麵積465平方千米,2021-2022年全市16個地表水斷麵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全麵消除地表水劣Ⅴ類水體。
堅持生態優先,穩步推進重點流域綜合整治
省財政將支持重點流域綜合整治作為財政支出重點,支持實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治理,並積極創新財政政策模式,引入省屬企業參與練江流域綜合整治,2018年以來,省財政累計落實超160億元,支持練江流域、練江楓江二期整治、小東江流域整治及三江連通工程實施,通過“大兵團作戰”模式,省、市和省屬企業形成合力,推進汙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補齊流域整治基礎設施短板,穩步推動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目前,練江已經實現了從普遍黑臭到國考斷麵消除劣V類、再提升至IV類的重大轉折變化,入選省“十大美麗河湖”,2023年汕頭市也以突出的治水成效,被國務院通報表彰為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地方。
堅持先行先試,推動走出廣東特色係統治水新模式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高質量建設萬裏碧道的工作部署,省財政積極推動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社會參與的碧道建設資金籌措機製,以“獎補結合”方式強化對碧道建設的資金保障,將河湖長製及碧道建設相關工作納入涉農資金整合統籌,由市縣按規定統籌使用,同時,用好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機製,實施以獎促優措施,每年安排1億元,3年共計安排3億元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碧道建設成效明顯的縣(市、區)進行獎補,推動市縣先行先試,以水為紐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要素,協同推進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保護與修複、景觀與遊憩係統構建及共建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5+1”重點任務建設,走出有廣東特色的係統治水新模式。2019年以來,市縣已統籌省級涉農資金16.37億元支持高質量推進萬裏碧道建設。
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已累計建成碧道5712公裏,新增生態岸線1867公裏,生態岸線比例從34.6%增加至52.1%,新增綠化麵積約6.9萬畝,“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麗景象重回南粵大地。
堅持惠民增福,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十四五”以來,省委、省政府持續高位推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連續三年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納入省十件民生實事,並將其列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總體部署。省財政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作為涉農資金支持的重點方向之一,2021-2022年累計落實資金超過20億元,有力保障農村生活汙水工作順利推進。2023年,省財政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省級駐鎮幫鎮扶村資金按照不少於20%的比例統籌支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預計落實相關財政資金20億元,為提升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提供堅實保障。同時,鼓勵地市采取措施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支持中山成功申報中央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獲得2億元中央資金支持。
在各級財政資金的持續支持下,2022年度納入民生實事辦理的1172個示範村全部完成治理,42個麵積較大的農村黑臭水體完成整治,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全省自然村生活汙水治理率從2018年的低於20%提升至53.4%,村莊汙水橫流、臭味擾民等問題得到根本性好轉。
堅持陸海統籌,推動鞏固藍色海岸帶生態安全屏障
2020-2023年省財政統籌安排海洋保護修複資金32.7億元支持沿海地市實施了一批藍色海岸帶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引領海洋生態穩中趨好,紅樹林、濱海濕地等典型海洋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提升,海岸帶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進一步鞏固。
紅樹林保護修複邁入新征程。2020年以來,省財政統籌安排15.8億元,支持各市完成中央下達我省的至2025年營造修複紅樹林8000公頃的目標任務,推動湛江、惠州、江門等市高水平建設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目前全省已完成紅樹林營造1757.627公頃,完成紅樹林修複1840.85公頃。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再上新台階。2020年以來,省財政統籌安排4.85億元用於近岸海域水產養殖汙染整治、陸源入海汙染治理等,通過提高汙染源排放控製、入海河流水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大力助推美麗海灣建設。2022年廣東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麵積比例為89.7%,完成生態環境部下達的水質目標,全省27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麵全麵消除劣V類,實現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質同步改善。
海岸線整治修複初見成效。2020年以來,省財政統籌安排12.05億元,支持通過開展亂石垃圾清理、沙灘清表平整、防浪牆設立、魚塘回填等修複工程,修複沙灘麵積和砂質岸線,築牢守住生態底線。2020年以來,超50公裏人工岸線經生態修複轉變為具有自然岸線形態特征和生態功能的生態恢複岸線。
堅持多渠道統籌,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省財政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推動構建多渠道資金籌措機製,支持全省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導,2020-2023年統籌安排56.67億元支持全省造林綠化工作,夯實造林綠化基礎。同時,積極推動金融資本支持造林綠化,2023年我省國家儲備林共獲得國開行授信額度9億元,獲得發放貸款2.2億元,強化金融保障,2020-2023年累計安排5.65億元支持購買政策性森林保險,為廣大林農撐起防災減損的保護傘,進一步鞏固造林綠化成效。在此基礎上,通過推廣先造後補、以獎代補、贖買租賃、購買勞務、以地換綠等模式,引導企業、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國土綠化資金。
目前我省國土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森林覆蓋率達53.03%,森林麵積達1.43億畝,美麗廣東的綠色底圖基本繪就,綠色發展的主基調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