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市糞肥還田專業化運輸車隊正在運送液體糞肥。資料圖
位於滇中腹地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重山疊翠、環境優美,是雲南省產糧大縣,花卉、蔬菜、水果、生豬、肉牛等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21年,祿豐市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試點縣。然而,想要將種植與養殖暢通無阻地循環起來並非易事,切實打通種養循環的“最後一公裏”,需要在兩者之間搭建一架“橋梁”。祿豐市選擇將發力點放在培育服務主體上。
項目實施以來,祿豐市組專班、選產業、培主體、建台賬、探機製、暢循環,探索了糞肥還田運作模式,緊抓服務主體的培育發展,促進了全市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可持續發展。
服務主體“初長成”
在祿豐,糞肥還田需要經曆這樣的過程:社會化服務企業收集養殖業糞汙,處理成檢測達標的糞肥,由糞肥還田專業化運輸服務隊施用到糧食、蔬菜、果樹等種植基地。
培育社會化服務主體麵臨的首要問題是,企業資質參差不齊怎麼辦?祿豐市農業農村局按照“有主體、有規模、有場地、有技術、有設備、有基礎”的標準進行篩選,集糞肥收集、處理、還田施用一體化的專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祿豐豐品循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脫穎而出。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祿豐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加竹介紹,這種糞肥還田模式既促進了養殖業規範、規模發展,減少養殖糞汙對環境的汙染,又推進了全市耕地土壤肥力、種植業產品質量的提升,為農業產業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為調動全市主體更廣泛地參與糞肥還田工作,當地聯合養殖大戶、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組建了祿豐市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養殖產業與種植產業有機聯動,形成了“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化組織+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糞肥還田組織模式。截至今年3月,聯合體共發展成員544家,共計8.5萬畝糧食作物、3.7萬畝果樹、2.8萬畝蔬菜施用有機肥。
當好糞肥“搬運工”
“過去一年,我的養殖場每天產生200多噸糞汙,豐品公司總是第一時間通過管道或運輸車輛將當天的糞汙運走,有效預防了非洲豬瘟,大大降低養殖企業運作成本和養殖風險,消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祿豐美神養殖公司的環保負責人說。
種養循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既是糞肥還田的服務主體,又作為種植端和養殖端的“紐帶”,打通了種養循環的“堵點”。
在養殖端,養殖企業或大戶加入聯合體後,互通信息、相互促進、傳遞經驗。同時,規範的糞汙收集處理流程也能倒逼養殖企業正規化運行,促進其創新成長。
在種植端,養殖的糞汙成了最優質的有機肥料。對於有機肥的作用,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桃樹示範區的桃子很有“發言權”,隻見掛在樹梢的桃子形狀飽滿、粉嫩香甜,令人垂涎欲滴。監測表明,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質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同時還能優化農產品的結構,為進一步推動產業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聯合運營“強起來”
社會服務主體遴選出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功建立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讓種養循環服務主體“強起來”。祿豐市為此探索創新了以糞肥還田專業化服務主體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運營模式。
在專業化服務主體上做強。每天,糞肥還田專業化運輸車隊整齊行駛在道路上,為農產品送來“營養品”。車隊不斷更新升級糞肥還田裝備,不僅保證了服務質量,促進糞汙的高效利用,服務能力也日益強大。
在精準施糞上做細。近年來,祿豐市培育了一支“智囊團”——土肥專業技術團隊。團隊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長勢和目標產量等數據,準確計算有機糞肥用量和化肥用量,開展有機無機結合、速效緩效配合、農機農藝融合、灌溉施肥耦合等試驗,推廣了“固體糞肥+N”“液體糞肥+N”等技術模式。“技術團隊及時在聯合體成員群內提供化肥施用配方,真是太省心了,我們種出的產品越來越暢銷,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產值。”種植大戶呂曉說道。
在種養循環產業鏈上做大。祿豐市糞肥還田服務主體收集、處理養殖糞汙後,將固液分離出來的幹糞和粉碎後的農作物秸稈作為生產有機肥料的原料,不僅降低生產成本,增大利潤空間,還延長了產業鏈條,實現變“廢”為“寶”的轉變。
祿豐市是生豬調出大縣,養殖糞汙資源充足,年糞汙資源量達336.32萬噸,而全市耕地麵積隻有75.95萬畝,糞肥就地消納,土地難以承載。豐品公司董事長朱斐林認為,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目前所做的還不夠,對於未來,他已經有了初步規劃:下一步將注冊成立祿豐綠色農業肥料超市,為全市種植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料和配方化肥。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促進全市糞汙消納,縮短種植與養殖的距離,也能更全麵地為農戶提供“一站式”服務,讓農戶省心、安心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