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網上服務 > 市場信息 > 再生資源

變“廢”為肥 種養循環點亮綠色雲南

發布時間:2023-04-12 信息來源: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責任編輯:辦公室

  “這個項目太好了,去年市裏給我們施用養豬場糞肥後,桃花開得很好,果樹長得茂盛。村子也變得越來越幹淨整潔,農家樂生意也火了起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讓我們的家鄉更富、更美了!”說起自家桃園的情況,雲南省祿豐市的種植大戶趙有華很是激動。

  自2021年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以來,這樣的變化在雲嶺大地隨處可見。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雲南省緊緊圍繞“畜禽糞汙再利用”“化肥減量化”兩個目標,積極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轉型,助力種植業和養殖業協調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循環的綠色農業發展道路,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強化監督,嚴格各方責任落實

  為切實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作物和重點主體,製定了統一評分標準,深入一線檢查指導,查找試點縣出現的各項問題,形成工作問題清單並督促整改,以強有力的舉措保障政策落實。

  在此背景下,各試點縣紛紛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構建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試點工作機製,用“繡花功夫”保障項目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將工作責任精細劃分,從鄉鎮到村委會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網格化管理,真正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責,責中有人”。昭通市鎮雄縣著眼重點環節進行監督指導,對糞肥來源、積造過程及成品質量進行監控和抽樣檢測,做到不合格不下地,並開展田間試驗和效果監測,科學評價試點實施效果。

  在項目資金發放和使用上,相關部門進行了嚴格把關和監督。在補助對象、補助環節、補助標準等方麵控製資金使用方向,關注資金績效目標設定及實施情況,並要求各試點縣實行項目合同製和資金撥付驗收評價製管理,著力提高資金執行的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為了將補助金真正用到實處,彌渡縣探索出了一係列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根據當地糞汙類型、堆漚處理方式、運輸距離、施用方式、還田數量等實際情況,合理測算各環節成本費用,明確補貼比例。此外,資金申請及補貼對象應簽訂供肥主體、運輸主體、使用主體和監管主體的四方協議,並形成“綠色種養循環新增資金支出”明細錄入網絡公開平台,保證相關信息公開透明,資金流轉可查可溯。

  糞肥還田,“汙染源”變“營養源”

  在實施種養循環項目中,雲南省部分試點縣結合自身實際,將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與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結合,圍繞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設施,開展糞肥無害化處理就近還田,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耕地質量和農產品品質的“雙提升”。

  彌渡縣作為生豬養殖大縣,年出欄生豬57萬頭以上。然而長期以來,縣裏的大多數村莊都是這樣一幅景象:一家家養殖戶門前汙水亂排,一堆堆豬糞臭氣熏天,人居環境十分惡劣。但如今,糞汙被整合到集中堆放點,以前堆糞的地方搭建了簡易花台,鮮花和綠植把村莊裝點得生機盎然。

  這些糞汙去了哪裏?寅街鎮永豐村的農戶白汝知道答案。2021年,他抓住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的政策機遇,投資安裝了澆滴灌設施,使用經過處理的豬糞為果樹施肥。“沒想到果子結得比往年都多,化肥用量還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白汝表示。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的農戶也漸漸開始施用豬糞肥,原來人人嗤鼻的“汙染源”變成了廣受歡迎的“營養源”。

  為確保糞肥循環利用落實到位,有關部門建立起糞肥流向全程可追溯的工作機製,將糞汙收集、糞肥處理、糞肥還田的各項明細列入台賬,量化記錄糞肥來源、收集處理方式、應用作物等信息,實現糞肥來源清楚、去向有據可查。同時組織人員定期開展抽檢,做好質量控製和監督管理,避免因糞肥還田利用技術不到位對農業生產造成負麵影響。

  創新模式,暢通種養循環流程

  在雲南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中,湧現出了一批協同化、規範化的腐熟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他們一邊連接養殖企業,一邊連接種植農戶、大戶、合作社等服務對象,為打通種養循環“堵點”,推動畜禽糞汙綜合利用作出重要貢獻。

  鎮雄縣是雲南省人口第一大縣,也是糧食生產和生豬養殖大縣。但在養殖產業走向規模化的同時,畜禽糞便的汙染問題卻遲遲無法解決,種養結合總是差著“最後一公裏”。在實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中,鎮雄縣以項目鄉鎮、村為中心,由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承擔社會化服務組織角色,提供“統一收集、統一輸送、統一施用”的全環節服務,全麵構建形成了“縣級統籌、部門主抓、鄉村監管、主體落實”高效的推進體係。

  在第三方服務主體的助力下,各示範縣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以市場化運作為機製,產業化聯合體為樞紐,常態化檢測為保障的可推廣、可複製的綠色種養循環運行模式。

  雲南省楚雄州祿豐市結合當地實際,建立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在第三方服務主體的牽頭下,全市種養殖大戶聯合了起來,有糞肥購買意向的種植大戶與糞汙處理壓力大的養殖場能夠快速對接。在整合養殖場糞肥的帶動和影響下,一些散養農戶也把自家養殖糞汙交由第三方服務主體收集處理,從根本上消除了農村養殖糞汙汙染。如此一來,種植端和養殖端得以有效銜接,真正實現了“種”與“養”的結合和循環。

  降本提效,助力農戶豐產增收

  近年來化肥價格高位運行,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種糧的成本。通過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開展糞肥還田利用,可以有效減少化肥施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對於穩定農民的種植收益、提高種糧積極性有一定促進作用。為切實保障糧食安全,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組成專家工作組,在進行綠色種養循環巡回指導的同時開展糧食生產工作掛鉤包片指導服務。

  昆明市尋甸縣是雲南省農業大縣,種植了大麵積的蔬菜和牧草。據估計,蔬菜種植以施用糞肥後,按每畝地複種5至6次,每畝每次8公斤計算,每年就可減少施用化肥40至50公斤,節約成本150至200元。此外,施用過糞肥的牧草生長更快,全年可以多收割一次,在冬季新鮮牧草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還能夠緩解養殖戶購買飼草的壓力。

  不僅節省了化肥費用,有機肥的增加也能夠改善耕地質量,提升耕地肥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從而助力農戶和企業增收。

  曲靖市沾益區菱角鄉赤章村有著萬畝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區,糞肥的使用幫助這裏刷新了產糧“成績單”。實測數據顯示,玉米大豆平均複合單產858.4千克,與目標複合單產相比增加了28.1%,玉米單產比菱角鄉近三年平均單產增加了54.3%。

  在鎮雄縣潑機鎮廟山村富欣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裏,蘋果、番茄、草莓等果蔬色澤鮮豔,長勢喜人。據合作社負責人吉學勇介紹,合作社申請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後,把大型沼液管道接到了田間,經過糞肥澆灌的水果甜度更好,口感更佳。再加上基地距離縣城較近,每逢節假日都會有大批消費者前來采摘水果,為合作社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