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預防艾滋病核心信息
信息來源:中疾控艾防中心
發布日期:2024-03-26
分享到:
為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深入開展,遏製艾滋病在青年學生人群中的傳播,保護身心健康,在教育部、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有關司局指導下,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製中心聯合教育部全國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專家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艾滋病防治條例》,以及教育部印發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小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中小學生毒品預防專題教育大綱》《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要求,根據初中學生特點和需求,製定了初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十條核心信息,為初中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
一、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病死率高的重大傳染病。目前既不可治愈,也沒有疫苗,一旦感染艾滋病,需要終身規律服藥。
二、目前我國青年學生中艾滋病主要傳播方式為性傳播,特別是男性同性性行為傳播。因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或者被性侵的未成年人感染艾滋病案例時有發生。
三、性傳播疾病和使用毒品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工具文身、打耳洞、拔牙等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四、日常學習和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得到理解和關懷,不能歧視他們,要反對社會歧視。
五、識別人際交往當中的性騷擾、性侵害,凡是引起自己反感、壓抑或恐慌的帶有性含義的語言、表情、動作、文字、圖像、視頻、語音、鏈接或者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性騷擾,引誘、脅迫發生的性行為就是性侵害。如遇到性騷擾和性侵害,要及時報告給可信賴的成年人。
六、學習掌握性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技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未成年人避免發生性行為,青少年盡量推遲首次性行為時間。
七、堅決拒絕易感染艾滋病行為,抵製同伴壓力,遠離第一支煙、第一口酒、第一次毒,不好奇嚐試。充分權衡利弊並預判後果,選擇所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安全、無吸毒、無感染艾滋病風險的正確決定。
八、不能通過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隻有通過檢測才能判斷。如發生過易感染艾滋病行為,要盡早告訴監護人,主動進行艾滋病檢測與谘詢,早發現、早診斷。
九、發生易感染艾滋病行為後,要盡快告訴監護人,及時到指定醫院谘詢,必要時可采取藥物預防,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2小時內服用預防藥物效果最佳,72小時內服用有效。感染艾滋病病毒後應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
十、學習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運用法律武器減少感染艾滋病風險和保護自身安全。與十四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不管對方是否自願,都是犯罪行為;故意傳播艾滋病要承擔法律責任;吸毒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懲處。